-----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 宋曉艷
【知識與能力】
1.深圳經濟特區的創建;
2.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
3.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過程與方法】
1.在課程講解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采用圖片視頻展示給學生最直觀感受;
2.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總結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對外開放帶來的好處,理解并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教學重點】
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
【教學難點】
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跡般的聚起座座金山。”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中的老人就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而他當年畫的那個圈不斷擴展,形成了從南方到北方,從沿海到內地的對外開放的格局,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探究一下我國的對外開放。
講授新課:
一、經濟特區的創辦
1.建立:1980年8月,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正式建立。
2.作用:成為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的前沿地區。
強調:經濟特區就是一個主權國家或地區在交通便利,條件適合的地方劃出一定區域,在對外經濟活動中采取開放的特殊政策用優惠的辦法,吸引外資,引進技術,從而達到一定經濟目的的特殊經濟區。中國的經濟特區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行使主權管轄的行政區域,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管理體制
“特”的表現:①特殊的經濟政策 ②不同于內地的經濟管理體制
【合作探究】
經濟特區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點?(小組討論分析)
【視頻播放】《改革開放30年的深圳》
1984年鄧小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二、對外開放區域的擴大
1.背景:經濟特區的創辦和發展,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累了經驗。
2.沿海開放城市:1984年5月,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
3.沿海經濟開放區:1985年,相繼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和環渤海地區開辟經濟開放區。
4.增設經濟特區:1988年,海南島經濟特區建立。
5.開放浦東新區: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
6.開放內地
(1)1992年,我國對外開放區域由沿海向沿邊、沿江和內陸縱深地區推進。
(2)琿春、滿洲里等陸地邊境城市,九江、武漢、重慶等沿江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城市,相繼對外開放。隨后幾年,一批內地市、縣被列入對外開放地區。
7.開放格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
8.特點:全方位、多層次、點面結合的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形成。
(過渡)我國的對外開放不僅僅要引進來,更要走出去
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加入:2001年12月,我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
2.作用: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成為我國對外開放步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機遇與挑戰
機遇
1.為中國經濟創造了公平的國際競爭環境,改善外貿條件。
2.有利于加快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3.入市可參與世貿規則的制定和修改,最大限度地利用國際資源。
挑戰
1、隨著關稅降低和市場的擴大開放,國外先進的產品和服務將大量涌入中國 ,這將使中國落后的企業和產業面臨嚴峻的考驗。
2.中國的失業人口也有上升的可能。
教師歸納:中國要發展、要進步、要富強,就要吸收和借鑒一切先進的東西。加入世貿組織是當今時代特征和世界經濟技術發展規律,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同時我們應看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艱辛過程,我國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和挑戰。但總的來說,利大于弊。
課堂小結:開放寬容促進文明繁榮,保守狹隘致使文明衰落。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符合當今時代特征和世界經濟技術發展規律,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進入21世紀,中國進一步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中華民族在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不斷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