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學無縫銜接教案
物質的結構
[目的要求]
1、復習原子的構成,熟練地畫原子結構示意圖。
2、掌握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
3、從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
4、使學生認識到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
[教學重點]
1、掌握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
2、從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
3、使學生認識到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
[教學難點]
1、從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
2、使學生認識到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
[任務分析]
初中已學過1-18號元素的排布,但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沒有涉及,而這部分知識又對高中化學學習顯得十分重要。這里提出,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學過程]
[提問]原子有哪幾部分構成?
[板書]1、原子的結構
[提問]中子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以及核電核數,它們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為什么有這樣的關系?
關系: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核數
[練習]以氧原子為例說明構成氧原子的微粒有哪幾種?它們是怎樣構成的?為什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答:①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②在氧原子中,8個質子和8個中子構成了原子核,8個電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圍內的空間作高速運動。③由于氧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帶8個單位的正電核,而核外的8個電子卻帶有8個單位的負電核,兩者帶有的電荷相反,電量相等,所以整個原子不帶電性。
[板書]2、核外電子的排布
[練習]寫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N O Na Al S Ca
[提問]核外電子排布遵循怎樣的規律?
① 能量最低原則:核外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電子層里。
② 排布規律:a. 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2n2。B.最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上不超過2個)。c.次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目不超過32個。
[練習]分別寫出He、Ne、Ar、K、Mg、Al、F、S、P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講解] He、Ne、Ar最外層電子數都是8個(He是2個),達到飽和,它們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一般不和其它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因此,若最外層達到飽和,這樣的結構是最穩定的。
[提問]試分析K、Mg、Al、F、S、P等元素的原子怎樣才能達到穩定結構?
[結論]在化學反應中,金屬元素的原子較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達到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比較容易獲得電子,使最外層通常達到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因此,元素的化學性質和它的最外層電子數目關系密切。
[練習]寫出下列離子的原子或者離子結構示意圖: Ar、F- Br- Al3+
[講解]所有的元素的原子都力求達到8電子(K層為2電子)的穩定結構,而各元素的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又各不相同,形成化合物的結構各不相同,我們可以把這些化合物分成兩類: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
[講解]由于在化學反應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發生變化,所以,為了簡便起見,我們可以在元素符號周圍用小黑點(或×)來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這種式子叫電子式。
[板書]3、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
[練習]請表示下列粒子的電子式:K、Mg、Al、F、S、P
[練習]判斷下列物質哪些是離子化合物?哪些是共價化合物?并寫出它們的電子式。
NaCl、MgCl2、HCl、CO2
[教學后記]
1、示意圖部分知識,學生掌握較好;
2、電子式書寫本節課還是沒有掌握,下節課還得進一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