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瀏覽次數:次 發布時間:2018-12-06 發布人:董文杰
第一課時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掌握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及判定定理;
(2)使學生掌握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求法;
(3)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使他們在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的基礎上學會歸納、概括結論.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感受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的形成過程;
(2)探究判定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方法.
3.情態、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學會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過程中獲取新知.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定義和判定定理;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難點:直線與平面垂直判定定理的探究.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
新課導入 問題: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有幾種? 師投影問題,學生回答.
生:可用定義可判斷,也可依判定定理判斷. 復習鞏固
探索新知 一、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畫法
如果直線l與平面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說直線l與平面互相垂直,記作l⊥.直線l叫做平面的垂線,平面叫做直線l的垂面.直線與平面垂直時,它們惟一的公共點P叫做垂足.
畫直線與平面垂直時,通常把直線畫成與表不平面的平行四邊形的一邊垂直,如圖.
師:日常生活中我們對直線與平面垂直有很多感性認識,如旗桿與地面,橋柱與水面等,你能舉出更多的例子來嗎?
師:在陽光下觀察,直立于地面的旗桿及它在地面的影子,它們的位置關系如何?
生:旗桿與地面內任意一條經B的直線垂直.
師:那么旗桿所在直線與平面內不經過B點的直線位置關系如何,依據是什么?(圖)
生:垂直,依據是異面直線垂直的定義.
師:你能嘗試給線面垂直下定義嗎?
……
師:能否將任意直線改為無數條直線?學生找一反例說明. 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使他們在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的基礎上學會歸納概括結論.
探索新知 二、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判定
1.試驗 如圖,過△ABC的頂點A翻折紙片,得到折痕AD,將翻折后的紙片豎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與桌面接觸).
(1)折痕AD與桌面垂直嗎?
(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與桌面所在平面垂直?
2.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內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垂直.
思考:能否將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中的“兩條相交直線”改為一條直線或兩條平行直線? 師:下面請同學們準備一塊三角形的小紙片,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投影問題).
學生動手實驗,然后回答問題.
生:當且僅當折痕AD是BC邊上的高時,AD所在直線與桌面所在平面垂直.
師:此時AD垂直上的一條直線還是兩條直線?
生:AD垂直于桌面兩條直線,而且這兩條直線相交.
師:怎么證明?
生:折痕AD⊥BC,翻折之后垂直關系不變,即AD⊥CD,AD⊥BD
……
師: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體現了“直線與平面垂直”與“直線與直線垂直”互相轉化的數學思想. 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使他們在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的基礎上學會歸納概括結論.
典例剖析 例1 如圖,已知a∥b,a⊥,求證:b⊥.
證明:在平面內作兩條相交直線m、n.
因為直線a⊥,根據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定義知
a⊥m,a⊥n.
又因為b∥a,
所以b⊥m,b⊥n.
又因為,m、n是兩條相交直線,
b⊥. 師:要證b⊥,需證b與內任意一條直線的垂直,又a∥b,問題轉化為a與面內任意直線m垂直,這個結論顯然成立.
學生依圖及分析寫出證明過程.
……
師:此結論可以直接利用,判定直線和平面垂直. 鞏固所知識培養學生轉化化歸能力、書寫表達能力.
探索新知 二、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如圖,一條直線PA和一個平面相交,但不與這個平面垂直,這條直線叫做這個平面的斜線,斜線的平面的交點A叫做斜足.過斜線上斜足以外的一點向平面引垂線PO,過垂足O和斜足A的直線AO叫做斜線在這個平面上的射影.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銳角,叫做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所成的角.
一條直線垂直于平面,我們說它們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條直線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我們說它們所成的角是0°的角. 教師借助多媒體直接講授,注意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是分三種情況定義的. 借助多媒體講授,提高上課效率.
典例剖析 例2 如圖,在正方體ABCD – A1B1C1D1中,求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分析:找出直線A1B在平面A1B1CD內的射影,就可以求出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解:連結BC1交B1C于點O,連結A1O.
設正方體的棱長為a,因為A1B1⊥B1C1, A1B1⊥B1B,所以A1B1⊥平面BCC1B1.
所以A1B1⊥BC1.
又因為BC1⊥B1C,所以B1C⊥平面A1B1CD.
所以A1O為斜線A1B在平面A1B1CD內的射影,∠BA1O為A1B與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在Rt△A1BO中,
,,
所以,
∠BA1O = 30°
因此,直線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為30°. 師:此題A1是斜足,要求直線A1B與平面A1B1CD所成的角,關鍵在于過B點作出(找到,面A1B1CD的垂線,作出(找到)了面A1B1CD的垂線,直線A1B在平面A1B1CD內的射影就知道了,怎樣過B作平面A1B1CD的垂線呢?
生:連結BC1即可.
師:能證明嗎?
學生分析,教師板書,共同完成求解過程. 點拔關鍵點,突破難點,示范書寫及解題步驟.
隨堂練習 1.如圖,在三棱錐V–ABC中,VA = VC,AB = BC,求證:VB⊥AC.
2.過△ABC所在平面外一點P,作PO⊥,垂足為O,連接PA ,PB,PC.
(1)若PA= PB = PC,∠C =90°,則點O是AB邊的 心.
(2)若PA = PB =PC,則點O是△ABC的 心.
(3)若P A⊥PB,PB⊥PC,PB⊥P A,則點O是△ABC的 . 心.
3.兩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所成的角相等,這兩條直線一定平行嗎?
4.如圖,直四棱柱A′B′C′D′ – ABCD(側棱與底面垂直的棱柱稱為直棱柱)中,底面四邊形ABCD滿足什么條件時,A′C⊥B′D′?
學生獨立完成
答案:
1.略
2.(1)AB邊的中點;(2)點O是△ABC的外心;(3)點O是△ABC的垂心.
3.不一定平行.
4.AC⊥BD. 鞏固所學知識
歸納總結 1.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判定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定義與解答步驟、完善.
3.線線垂直線面垂直 學生歸納總結教師補充 鞏固學習成果,使學生逐步養成愛總結,會總結的習慣和能力.
課后作業 2.7 第一課時 習案 學生獨立完成 強化知識
提升能力
備選例題
例1 如圖,在空間四邊形ABCD中,AB = AD,CB = CD,M為BD中點,作AO⊥MC,交MC于O.求證:AO⊥平面BCD.
【解析】連結AM
∵AB = AD,CB = CD,M為BD中點.
∴BD⊥AM,BD⊥CM.
又AM∩CM = M,∴BD⊥平面ACM.
∵AO 平面ACM,∴BD⊥AO.
又MC⊥AO,BD∩MC = M,∴AO⊥平面貌BCD.
【評析】本題為了證明AO⊥平面BCD,先證明了平面BCD內的直線垂直于AO所在的平面.這一方法具有典型性,即為了證明線與面的垂直,需要轉化為線與線的垂直;為了解決線與線的垂直,又需轉化為另一個線與面的垂直,再化為新的線線垂直.這樣互相轉化,螺旋式往復,最終使問題得到解決.
例2 已知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 – A1B1C1D1中,E是A1B1的中點,求直線AE與平面ABC1D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解析】取CD的中點F,連接EF交平面ABC1D1于O,連AO.
由已知正方體,易知EO⊥ABC1D1,所以∠EAO為所求.
在Rt △EOA中,
,
,
sin∠EAO = .
所以直線AE與平面ABC1D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為.
【評析】求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步驟:
(1)作——作出斜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2)證——證明所作或找到的角就是所求的角;
(3)求——常用解三角形的方法(通常是解由垂線、斜線、射影所組成的直角形)
(4)答.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掌握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及判定定理;
(2)使學生掌握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求法;
(3)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使他們在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的基礎上學會歸納、概括結論.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感受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的形成過程;
(2)探究判定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方法.
3.情態、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學會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過程中獲取新知.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定義和判定定理;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難點:直線與平面垂直判定定理的探究.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
新課導入 問題: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有幾種? 師投影問題,學生回答.
生:可用定義可判斷,也可依判定定理判斷. 復習鞏固
探索新知 一、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畫法
如果直線l與平面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說直線l與平面互相垂直,記作l⊥.直線l叫做平面的垂線,平面叫做直線l的垂面.直線與平面垂直時,它們惟一的公共點P叫做垂足.
畫直線與平面垂直時,通常把直線畫成與表不平面的平行四邊形的一邊垂直,如圖.
師:日常生活中我們對直線與平面垂直有很多感性認識,如旗桿與地面,橋柱與水面等,你能舉出更多的例子來嗎?
師:在陽光下觀察,直立于地面的旗桿及它在地面的影子,它們的位置關系如何?
生:旗桿與地面內任意一條經B的直線垂直.
師:那么旗桿所在直線與平面內不經過B點的直線位置關系如何,依據是什么?(圖)
生:垂直,依據是異面直線垂直的定義.
師:你能嘗試給線面垂直下定義嗎?
……
師:能否將任意直線改為無數條直線?學生找一反例說明. 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使他們在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的基礎上學會歸納概括結論.
探索新知 二、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判定
1.試驗 如圖,過△ABC的頂點A翻折紙片,得到折痕AD,將翻折后的紙片豎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與桌面接觸).
(1)折痕AD與桌面垂直嗎?
(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與桌面所在平面垂直?
2.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內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垂直.
思考:能否將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中的“兩條相交直線”改為一條直線或兩條平行直線? 師:下面請同學們準備一塊三角形的小紙片,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投影問題).
學生動手實驗,然后回答問題.
生:當且僅當折痕AD是BC邊上的高時,AD所在直線與桌面所在平面垂直.
師:此時AD垂直上的一條直線還是兩條直線?
生:AD垂直于桌面兩條直線,而且這兩條直線相交.
師:怎么證明?
生:折痕AD⊥BC,翻折之后垂直關系不變,即AD⊥CD,AD⊥BD
……
師: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體現了“直線與平面垂直”與“直線與直線垂直”互相轉化的數學思想. 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使他們在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的基礎上學會歸納概括結論.
典例剖析 例1 如圖,已知a∥b,a⊥,求證:b⊥.
證明:在平面內作兩條相交直線m、n.
因為直線a⊥,根據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定義知
a⊥m,a⊥n.
又因為b∥a,
所以b⊥m,b⊥n.
又因為,m、n是兩條相交直線,
b⊥. 師:要證b⊥,需證b與內任意一條直線的垂直,又a∥b,問題轉化為a與面內任意直線m垂直,這個結論顯然成立.
學生依圖及分析寫出證明過程.
……
師:此結論可以直接利用,判定直線和平面垂直. 鞏固所知識培養學生轉化化歸能力、書寫表達能力.
探索新知 二、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如圖,一條直線PA和一個平面相交,但不與這個平面垂直,這條直線叫做這個平面的斜線,斜線的平面的交點A叫做斜足.過斜線上斜足以外的一點向平面引垂線PO,過垂足O和斜足A的直線AO叫做斜線在這個平面上的射影.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銳角,叫做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所成的角.
一條直線垂直于平面,我們說它們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條直線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我們說它們所成的角是0°的角. 教師借助多媒體直接講授,注意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是分三種情況定義的. 借助多媒體講授,提高上課效率.
典例剖析 例2 如圖,在正方體ABCD – A1B1C1D1中,求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分析:找出直線A1B在平面A1B1CD內的射影,就可以求出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解:連結BC1交B1C于點O,連結A1O.
設正方體的棱長為a,因為A1B1⊥B1C1, A1B1⊥B1B,所以A1B1⊥平面BCC1B1.
所以A1B1⊥BC1.
又因為BC1⊥B1C,所以B1C⊥平面A1B1CD.
所以A1O為斜線A1B在平面A1B1CD內的射影,∠BA1O為A1B與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在Rt△A1BO中,
,,
所以,
∠BA1O = 30°
因此,直線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為30°. 師:此題A1是斜足,要求直線A1B與平面A1B1CD所成的角,關鍵在于過B點作出(找到,面A1B1CD的垂線,作出(找到)了面A1B1CD的垂線,直線A1B在平面A1B1CD內的射影就知道了,怎樣過B作平面A1B1CD的垂線呢?
生:連結BC1即可.
師:能證明嗎?
學生分析,教師板書,共同完成求解過程. 點拔關鍵點,突破難點,示范書寫及解題步驟.
隨堂練習 1.如圖,在三棱錐V–ABC中,VA = VC,AB = BC,求證:VB⊥AC.
2.過△ABC所在平面外一點P,作PO⊥,垂足為O,連接PA ,PB,PC.
(1)若PA= PB = PC,∠C =90°,則點O是AB邊的 心.
(2)若PA = PB =PC,則點O是△ABC的 心.
(3)若P A⊥PB,PB⊥PC,PB⊥P A,則點O是△ABC的 . 心.
3.兩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所成的角相等,這兩條直線一定平行嗎?
4.如圖,直四棱柱A′B′C′D′ – ABCD(側棱與底面垂直的棱柱稱為直棱柱)中,底面四邊形ABCD滿足什么條件時,A′C⊥B′D′?
學生獨立完成
答案:
1.略
2.(1)AB邊的中點;(2)點O是△ABC的外心;(3)點O是△ABC的垂心.
3.不一定平行.
4.AC⊥BD. 鞏固所學知識
歸納總結 1.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判定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定義與解答步驟、完善.
3.線線垂直線面垂直 學生歸納總結教師補充 鞏固學習成果,使學生逐步養成愛總結,會總結的習慣和能力.
課后作業 2.7 第一課時 習案 學生獨立完成 強化知識
提升能力
備選例題
例1 如圖,在空間四邊形ABCD中,AB = AD,CB = CD,M為BD中點,作AO⊥MC,交MC于O.求證:AO⊥平面BCD.
【解析】連結AM
∵AB = AD,CB = CD,M為BD中點.
∴BD⊥AM,BD⊥CM.
又AM∩CM = M,∴BD⊥平面ACM.
∵AO 平面ACM,∴BD⊥AO.
又MC⊥AO,BD∩MC = M,∴AO⊥平面貌BCD.
【評析】本題為了證明AO⊥平面BCD,先證明了平面BCD內的直線垂直于AO所在的平面.這一方法具有典型性,即為了證明線與面的垂直,需要轉化為線與線的垂直;為了解決線與線的垂直,又需轉化為另一個線與面的垂直,再化為新的線線垂直.這樣互相轉化,螺旋式往復,最終使問題得到解決.
例2 已知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 – A1B1C1D1中,E是A1B1的中點,求直線AE與平面ABC1D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解析】取CD的中點F,連接EF交平面ABC1D1于O,連AO.
由已知正方體,易知EO⊥ABC1D1,所以∠EAO為所求.
在Rt △EOA中,
,
,
sin∠EAO = .
所以直線AE與平面ABC1D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為.
【評析】求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步驟:
(1)作——作出斜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2)證——證明所作或找到的角就是所求的角;
(3)求——常用解三角形的方法(通常是解由垂線、斜線、射影所組成的直角形)
(4)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