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新課標”)對朗讀教學高度關注,在“課程目標”“實施建議”“評價建議”各部分中均對朗讀教學作出了全新的表述,其中暗寓著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教學實踐方式。解讀新課標,對于加強高中語文朗讀教學、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一、召喚朗讀教學的圓融境界:在朗讀中教學 長期以來,朗讀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領域一直處于邊緣地位。有相當多的教師認為學生的朗讀能力在義務教育階段即應形成,到了高中階段無須再行教學,或者認為朗讀只是一種教學方法,其本身并不具有自足性教育價值,甚至認為朗讀教學功能有限,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沒有太大幫助。這些誤解必然導致朗讀和教學之間實質性內在聯系的割裂,朗讀教學形式化亦因此在所難免。 那么,朗讀真的只是一種教學方法嗎?朗讀教學的本真之義到底是什么?它究竟具有怎樣的教學功能?又該如何對它進行定位?面對這些問題,新課標均作了澄清。 1、認定高中階段朗讀教學的多面功能: 朗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語文課程承擔著繼續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使命,因而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理應充分發揮朗讀的多種教學功能。對此,新課標在“課程目標”“實施建議”“評價建議”部分均給出了相關表述。例如,在必修課程“閱讀與鑒賞”方面的課程目標中,新課標提出了“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地表達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的目標。該表述既表明了新課標有關高中生朗讀能力語音層面、技巧層面、言語表達層面的新要求(用普通話、流暢、恰當),同時也包含了新課標對高中階段朗讀教學所具有的多面教學功能的認定,即朗讀教學不僅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朗讀技能,而且也有助于學生感悟文章、生成深層次的主體體驗并形成個性化的言語呈現方式。進而言之,這也意味著新課標對高中階段朗讀教學重要地位的高度認同。 2、準確理解“朗讀教學”的本真之義: 客觀地說,朗讀固然是一種教學方法,但是否僅此而已呢? 在選修課程的“實施建議”中,新課標提出“可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閱讀和鑒賞,如加強詩文的誦讀,在誦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在“附錄”中,除給出關于誦讀篇目和課外讀物的建議外,新課標在選修課程舉例“唐詩選讀”中再次提出應“加強誦讀涵泳,在誦讀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獲得感情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從創意和構思、意境和意象、語言技巧等方面對唐詩作品進行賞析,感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運用詩詞格律知識鑒賞唐詩作品。背誦一定數量的優秀唐詩作品”。 可見,在朗讀教學中,“朗讀”當與“品味”“領會”“體驗”“整體感知”等主體生命活動密不可分,朗讀不應外在于這些活動形式,而應包蘊于這些活動形式。也就是說,只有當朗讀在性質上從屬于“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語文實踐活動”①,并在課堂中表現為一種反復的出聲念讀與螺旋上升的情感體驗、步步深人的理性思索有機結合的活動過程時,“朗讀教學”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朗讀教學。 進一步言之,新課標語境下的“朗讀”實際上是指向一種可以不斷生成教育意義和教學功能的“教學狀態”,其本真之義在于:朗讀教學即“在朗讀中教學”。它將是一個以朗讀為基礎、以誦讀為延伸、以涵泳為心態背景的教學流程,一個文心、師心、學生的求知之心與外在課堂環境水乳交融的具體教學情境。在這一狀態中,朗讀與體驗并行,想像與創造交織,多主體平等對話,學生的心靈得到化育,教學意義盡在其中,教育宏旨亦有望得以實現。這無疑是一種圓融的教學境界。要想達此境界,在確立目標時理應關注學生主體精神的化育和生命品質的提高,同時也應力避朗讀教學性質工具化、操作技術化、地位邊緣化等不良傾向。 二、回歸學生主體:讓“朗讀者自己”朗讀 所謂讓“朗讀者自己”朗讀,即朗讀教學應回歸學生主體,把朗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允許學生個性化朗讀。 長期以來,朗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嚴重失落,表現在:其一,許多教師受“知識本位”課程觀的影響,一味追求朗讀對文本思想內容的忠實再現,因而導致學生主體體驗的嚴重失語。其二,許多教師慣于用硬性指導代替學生體驗,在讀法上往往過于追求技巧性和統一化,這就在無形中剝奪了學生自主感悟的機會和創造性解讀的權力,進而使朗讀教學陷人了“千人一腔”的尷尬。這種主體性的失落使朗讀教學失去了理應生成的教育意義。 對此,新課標從朗讀教學層面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了充分的尊重。新課標不僅提出了“恰當地表達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的目標,而且在“實施建議”中提出:“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發現和建構作品意義的過程。作品的文學價值,是由讀者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得以實現的。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往往帶有更多的主觀性和個人色彩。” “恰當地表達”就是指對于文意與己意的關系,學生能夠立足于主體所應有的高度,給以適中有度的把握:既不死讀章句而失去讀書的意趣,又不主觀臆度而破壞文本應有的風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學生主體性不斷發揮,“人”與“文”逐漸走向視界融合的過程。此過程中,學生不是外在于作品的“閱讀者”,而是擁有主體權利、主體意識,積極參與的“解讀者”;學生不是作家作品的“看客”,也不是所謂作家的“代言人”,而只是作為“朗讀者自己”在“參與語文教學生活”②。 也就是說,朗讀是有主觀性和個人色彩的,學生應成為朗讀的主體。對此,新課標作了兩點說明:一、從學生主體看,閱讀態度、閱讀需求和閱讀心理不同,閱讀體會自然不同;二、從文本看,作品內涵具有多義性和模糊性,它不可能為每個讀者提供一個統一的、單向的閱讀路徑。由此決定,不同的朗讀者在朗讀技巧方面的處理不可能雷同,因此,教師的朗讀指導也應順乎“朗讀者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思和旋律”③,而不應強求整齊劃一。 三、承認文本主體意義:以文本吸引學生朗讀 新課標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這是對語文文本性質的全新理解,意即除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外,文本也是有思想潛流和心靈律動的主體。 其實語文文本的特殊性即在于此:其一,它所呈現的不是客觀、冷靜、抽象的知識,而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和作家主體的生命精神,它內在的生命力使其呈現為一種開放的“召喚結構”④(P133),能夠邀請欣賞者走人它的世界。其二,作家生活世界、作品思想世界與學生心靈世界的對接和交融構成了一個圓融的生命空間,學生正是在此受到了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教育。語文文本的這種教育意義是獨有的。其三,正是由于文本主體的入,學生才在教師引導下不斷感受到來自作品深處的本質力量,而這一過程同時也是學生主體性充分發揮的過程。 新課標的這一突破,可謂善莫大焉。其一,它破除了長期以來因文本性質認識不清而導致的悖論,有利于教師重視朗讀,提高朗讀教學的質量。察之以往,許多教師一方面受“語文工具論”的影響,把文本看作是“知識的集合體”,是客觀、冷靜、中立的“教學客體”,它只能置身于師生雙主體互動之外,為師生所“攻克”與“掌握”;一方面又為應付高考,要求自己和學生接受這個“無生命”文本的統馭。既要征服它,又要惟它是從,模糊的認識最終使師生雙方都成了朗讀教學途中的“歧路亡羊”:一方面不朗讀不行,不朗讀就不能獲得所謂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朗讀太多也不行,既然它只是知識客體,那么就只需“分析”“講解”即可,何需朗讀?文本客體論抹殺了語文文本的特殊性,這正是造成高中語文課堂朗讀教學形式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以文本為主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內心需求,培養學生的誦讀習慣。以教學唐詩為例,單純講授有關字句、節奏、修辭等方面的創作知識,或許還不足以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唐詩的音韻之美。但教學時如果能夠穿透這些所謂“唐詩知識“的迷障,注重引導學生去傾聽詩人的心聲,捕捉其生命的行跡,效果自然大不相同。當李白的豪放、杜甫的老邁、白居易的沉郁經由教學真的在學生心目中得以活化時,瑯瑯的讀書聲里定會別有一番意趣。即便單純從朗讀技能訓練的角度講,由音節而求神氣固然有它自己的道理,但從把握文本的主體意義人手而得誦讀的旋律,未嘗就不是上好的讀書之法。 四、力倡誦讀涵泳:在誦讀涵泳中得讀書之樂 誦讀、涵泳是傳統語文教育教學的精華;倡導誦讀、涵泳,并將二者連用并舉,是新課標的一個顯著特色。 1、誦讀涵泳連用并舉的科學性: 誦讀,即“反復朗讀,熟讀成誦”⑤。從特征上看,朗讀不但要有聲而且要有情,誦讀既為朗讀的反復,理應在反復中以傳情為本。涵泳則側重于誦讀時“有所思”的心態,強調的是“讀者主體意識的參與”⑥,在心理過程上因誦讀而起,隨誦讀深人。誦讀與涵泳雖各有發展的流脈,但實不可分,誦讀的過程其實也正是反復玩味的涵泳過程。二者連用并舉,為的就是要達到目口耳腦并用、“讀”“思”結合,主體意識積極參與的交流狀態,只有這樣,朗讀教學的功能才能充分發揮,這正體現了新課標的科學性。 2、倡導誦讀涵泳的意義: 首先,倡導誦讀涵泳繼承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事實上,我們的祖先早就發現了“誦讀涵泳”與母語特點之間的適切性。漢字是形、音、義三要素統一的文字,而文學作品是作家的心聲,是文字語言節奏與音節節奏的統一,因此非誦讀涵泳不能得其中意味。對誦讀的關注可導源于先秦,孔子即對“誦詩”十分重視,建安曹丕、南朝劉勰、中唐韓愈,都對文章的聲音節奏高度關注,南宋朱熹則力主熟讀精思,清桐城派散文家劉大魁則進一步提出“神氣音節說”之至論。而有關“涵泳”之法,則朱熹力倡,后曾國藩又予以深入的闡釋;葉圣陶更是高倡“美讀法”,使語文教學古老的誦讀涵泳傳統再次發揚光大。遺憾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后至今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受多種因素的干擾,語文教育界許多人竟然“遺棄”了“誦讀法”這一“法寶”。因此,本次課程改革將“繼承優秀傳統,弘揚人文精神”作為其題中的應有之義,實在是語文教學的幸事。 其次,倡導誦讀涵泳可以豐富學生的審美情趣,使之深得讀書之樂。是否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和高尚的審美情操,是衡量學生是否健康發展的重要標準,因為“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④(P212),“審美發展的是一條通向主體解放的道路”④(P237)。由此,新課標認為語文教育應該是也必須是“美的教育”“寓教于樂”的教育,而誦讀涵泳恰恰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經驗,能夠為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鋪就一條科學的道路。可以說,新課標選擇“誦讀涵泳“作為教學的策略和審美教育的方式,既彰顯了本次課改的人文理念,又讓廣大教師認識到了它本應具有的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