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是一個運用有聲語言和態勢向聽眾發表意見,闡述見解,說明事理,抒發感情的信息交流活動。一直以來演講在西方有著很高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西方人還只是重視文字宣傳,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們最重視的便是演講宣傳。那時,西方人把原子彈,金錢,演講當作三大戰略武器,而且把演講排到首位。人們之所以高度重視演講,是因為演講作為一種心理作戰的武器對人們心靈的威力和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滅國”,解決國際爭端,一席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與外商洽談索賠,一席話可以掙來數億萬元。成功的演講必然遵循下列基本要求:樂觀輕松的態度;內容正確,觀點鮮明,平易近人;語言通俗流暢;材料論證嚴密,邏輯性強;感情真摯樸實,打動人心;簡略,洗練。
演講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必然與演講語言的好壞直接相關。要想提高演講質量,就必須研究和掌握演講語言特點。結合以上演講的基本要求,本文淺析歸納英語演講語言的主要特點。
一、多采用口語
因為演講有“轉瞬即逝”的特點,和“上口入耳”的要求,因此演講語言通常用口語,做到通俗易懂。但這并不是日常口語的復制,而是經過加工提煉了的口頭語言,做到了邏輯嚴密,語句通順。例如,用list不用enumerate,用effect不用effectuate,用in the end不用eventuality.所以在英語演講中多見outset,foster,undergo,overcome,reputation,be proud of, be subject to ,rest on, bind up, be responsible for等精華口語。反之,如果一篇演講充斥著許多俚語,成語,書面語,會導致演講成為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使聽眾產生厭煩之心。
二、多用雙音節或多音節詞語
通常雙音節或多音節的詞語比單音節詞語容易讓人聽清楚,因為單音節詞若用得多,同音相混可能性就越大。只有聽準,聽眾才能有所反映,有所共鳴。例如,用obtain代替get,用conversation代替talk,用conceive代替think,用conference代替meeting.所以在演講語言中disturbance,fulfill,alleviate,unsurpassed,incorporate,everlasting,excellence,extraordinary,assighment等多音節詞出現頻率較高。但要特別強調的是,許多人把多音節詞理解為大詞,書面語,抽象語,這是不正確的。這里所講的多音節詞仍然堅持第一條特點,即通俗易懂。
三、多用概括性與具體性相統一的語言
因為演講的內容不能太抽象,也不能太具體,所以最合適的語言就是概括性與具體性相統一的語言。例如,江澤民在2001亞太經合組織上的一次
演講中,闡述亞太經合組織的作用時,講到“the inception and growth of Apec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our times, and testify to the spirit of development through cooperation.”(亞太經合組織的誕生和發展順應時代潮流,是弘揚合作發展精神的成果)這里的概括性語言全面本質地表現事物。緊接著講到“facts have proved that Apec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governmental mechanism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Apec’s very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help maintain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in this region (實踐證明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最為重要的政府間經濟合組機制,其存在和發展有利于維護本地區的和平穩定,有利于本地區的經濟發展)這里具體的語言能夠把事物的具體特征,形態生動形象表現出來。又如,William Jefferson總統的就職演說中講到“ to renew America, we must be held. We must do what no generation has had to do before(要振興美國,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勇氣和膽量。我們必須做前人沒做過的事情)。概括性具體性語言。“we must invest more in our own people__in their jobs and in their future__ and at the same time cut out our massive debt”(我們必須對自己的人民—對他們的工作和對他們的未來—增加投資,同時消減我們的巨額債務)具體性實踐性語言。
因此概括性語言與具體性語言在演講中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
四、多用感情色彩的詞語
英語詞匯中也分褒義詞,中性詞,貶義詞。因為演講本身就是包含感情的,演講語言也應該是富于情感的語言。用褒義或貶義詞能使聽眾在得到感受之時,引起感情上的共鳴。例如,用alarmingly (貶義)代替surprisingly(中性)使聽眾體會的巨大危險或不愉快來臨時的吃驚,緊張得情緒。用turnout(貶義)代替result(中性)使聽眾體會到結果得出人意料和不知所措。用challenging(褒義)代替difficult(中性)使聽眾感受到困難的相對有趣和積極性。用determined(褒義)代替unyielding(中性)時聽眾感受到講話人堅決地毫不動搖的決心。
演講者只有用感情色彩重的詞來傳達出自己的感情色,才能使演講取得較好的效果。
五、多用修辭格
演講本質上是一門語言藝術,而語言藝術是離不開修辭的,所以演講的語言除了準確通俗表現積極思想外,還需要對文字進行必要的潤飾,使它生動活潑,具有藝術感召力。例如,John Kennedy總統就職演說中講到“for this is what America is all about. It is the uncrossed desert and the unclimbed rigidity is the star that is not reached and the harvest sleeping in the unplowed ground. (因為這就是美國,這是一塊未曾跨越的沙漠,是一座尚未攀登的山嶺。這是一顆
人跡還沒有到過的星球,使沉睡的未開墾土地中的碩果)。正是這種生動形象的比喻激勵著美國民眾不停地變革,嘗試,探索,重新繼承美國傳統和信仰。再如,Martin Luther king的”I have a dream”的著名演講中講到“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came as a great beacon light of hope to millions of Negro slaves who had been seared in the flames of withering injustice. It came as a joyous daybreak to end the long night of captivity”.(解放宣言的頒布為千百萬在非正義烈焰中煎熬的黑奴點燃了一座偉大的希望的燈塔,恰如結束囚室中漫漫長夜的一縷快樂的曙光。)Luther king 用扣人心懸的比喻,鮮明對照出解放宣言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而黑人依然沒有自由這一可悲事實。以上兩例可以看出修辭格的運用更能突出演講主題,恰如其分地把思想感情傳遞給聽眾。
六、多用洗練精辟語言
好的演講“言不在多,達意則靈”。只有用語不繁,字字珠璣,簡練有力,才能使人不減興味。例如,林肯的《解放宣言》不過600百余字,他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只不過10個句子,300余字。林肯在這篇演說中提出的“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使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這句話成為英語演說語言洗練精辟的最高典范,也成為后人推崇的民主政治綱領。
再如,John F Kennedy 總統的名言”and so ,my fellow American ask not what America will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因此,美國同胞們,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么,而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什么)。Franklin Roosevelt 總統的名言”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我們唯一該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這些話已經成為經典被后人推崇。
說話能力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如果一個人掌握了大量的說話技巧和方法,那么他就真正掌握了打動人心的利器。然而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演講者需要長期的鍛煉,不僅要經歷上述的語言歷練,還要積累廣博的文化知識,建立自信,訓練自己超級記憶力及機智敏感的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