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徑》教學設計
課 題:路徑 ( 八年級上冊 第9課 )
授課人:鄒詠梅
課 時:1課時
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鋼筆工具創建路徑的的基本方法。
(2)掌握路徑的編輯方法。
(3)學會利用路徑工具進進簡單的作品創作。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比較工具之間的差別,學會從需求中尋找技術解決的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2)通過完成事例,嘗試將類似的思維方法遷移到今后的學習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熟悉的人物形象事例的圖像處理,感染學生處理圖像的熱情。通過對作品的制作,再創作和展示交流,學生體驗創作的樂趣和成就感,激發創新意識,并進一步強化審美觀念。
[教學方法]
范例教學法、自主探究、任務驅動、交流合作教學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1)鋼筆工具的作用
(2)路徑的作用
2、難點:編輯路徑中的錨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多媒體素材、網絡教室等。
[教學過程]
過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欣賞案例創設情境 |
1、通過案例,多媒體展示兩幅圖片 2、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 問題:使用曾學過的摳圖工具能否精確的選取? 引出課題:路徑 |
請學生嘗試制作
觀察、討論、交流 思考,回答問題 |
體驗工具摳圖之間的差異
以問導思,以思釋疑,開啟學生心智,激發學生學習路徑的欲望,為教與學營造良好的氛圍。 |
教師講解新知,學生自主實踐探究 布置和完成操作任務 |
講解路徑工具的作用和配套工具欄,并通過“孫悟空摘鮮桃”圖像處理的過程,向學生說明路徑工具使用的三個步驟 (1)使用鋼筆工具繪制路徑。 (2)使用轉換點工具勾畫平滑曲線。 (3)利用路徑面板將路徑轉化為選區。 2、布置基本任務:使用創建路徑的方法完成“孫悟空摘桃”的圖像處理。 3、巡視、觀察學生的制作過程,留意學生常犯的錯誤,并做好點評的準備。 4、進行點評
|
觀察學習,掌握知識點。
通過教師講解鋼筆工具的用法,學生自主嘗試模仿制作,遇到問題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
學生先探究鋼筆工具的用法,然后教師再講解。學生只有自己實踐探究新知,才能達到對新知識意義的理解和熟練應用。
|
拓展任務 |
如何利用我們所學的錨點位置關系來完成“保護我們的家園”作品的創作。 鼓勵學有余力的同學,借助路徑、魔棒、磁性套索三種工具,將 作品進行完善,使得作品內容豐富多彩。 向學生說明在制作過程中遇到問題如何解決: 遇到困難,可以通過相連座位的同學相互交流討論或向教師請教等途徑來解決。 巡視指導,并及時把有特色的作品向全體同學公布展示,讓學生思考該如何表達創意。
|
通過鋼筆工具的使用,完成“保護我們的家園”的圖像作品的制作。
修改并提交自己的作品 |
讓學生示范操作,既解決了問題又能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教師及時給予指導,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新知識。
|
3、成果展示和評價 |
抽出有代表性的作業,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適當的說明。 |
學生對比自評
|
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任務的完成有不同的方法、過程和體驗,可以通過交流與協作得到啟發,從而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認識結構。學生巧于手,明于心,述于口,體現思維能力的真正提高。
|
歸納總結 |
1、同學們,我們學習路徑到底有什么作用? 2、使用路徑工具一般有哪幾步? 3、你在創作作品過程中體會最深的是什么? |
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師生共同補充完善。 |
評價作品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自我評價意識還未成熟,雖然不能全面、客觀的評價自己在信息活動過程的見解、方法、體驗等,但可以通過給出簡單的點評,以便促進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評價意識的增強。 |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