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概括主要內容方法及習題
一、課題擴充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不少課文的題目,就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
如《草船借箭》周瑜妒忌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內趕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來了十萬支箭。周瑜自嘆不如。
又如:《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課文,從題目中,我們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首都人民在十里長街迎送總理靈車的感人場面。
二、段意合并
先理清文章脈絡,寫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據文章內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來;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則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時,要對各段的大意做適當的修改,刪除重復的內容,綜合相同的內容。
例如:《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共寫了五方面內容:
(1) 從地球在整個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
(2) 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很小;
(3) 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而又遭到無節制的開采和隨意的毀壞,面臨資源枯竭的危險;
(4) 人類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居住;
(5) 人類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把各段段意綜合起來,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作者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說明了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
三、分析比較,突出重點
只要抓住這個重點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補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內容就歸納出來了。如《落花生》一文,第一段講的是種花生和收花生。第二段講的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花生,談論花生。顯然第二段是重點段,一家人嘗花生,談論花生的好處,并以花生喻做人要做務實有用的人。以此為核心,聯系文中其他內容,就不難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內容:作者一家人在后園過花生節,他們邊品嘗花生,邊談論花生的好處,父親以花生來比喻,告訴我們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四.將設計的問題串起來
我們能在閱讀中,依據文章的順序,提出相應的問題,我們就可以按問題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了。例如:學習《魯濱孫漂流記》一課時,讓學生閱讀,然后設計以下問題:課文講的是誰的什么事?魯濱孫漂流的原因是什么?漂流了多少年?他是怎樣生存下來的?認真思考然后回答,就能歸納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即:魯濱孫因乘船遭遇暴風失事,漂流到荒島,一個人在荒蕪人煙的小島上戰勝了種種困難,生活了二十多年。
五、抓重點語句
有的文章結構上有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或內容上有中心句,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1)記人的課文。閱讀這類課文要抓住:課文寫的誰?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內容。如《晏子使楚》一文的主要內容是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
(2)敘事的課文。閱讀這類課文要抓住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如《金色的魚鉤》一文的主要內容是在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托,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最后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3)寫景的課文。閱讀這類課文要抓住:寫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點?按什么順序寫的?然后再進行概括。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內容是:作者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描繪了內蒙古草原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風俗民情,表達了蒙漢民族間的深厚情誼。
(4)狀物的課文。閱讀這類課文要抓住:寫的是什么事物?從幾個方面寫了它的特點?怎樣寫的?然后進行概括。如《鯨》一文的主要內容是: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2017·福建中考)《一棵小白楊》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干兒壯,守望著北疆……”
②一路聽著這首耳熟能詳的軍旅歌曲,我們的越野吉普車向著西北邊陲的小白楊哨所奔去。那個在歌聲中被傳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標準的名稱是:塔斯提邊防連。
③遠遠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崗上的小白楊哨所,在逶迤高聳的雪山映襯下顯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著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長王克懷,見面就給我們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⑤十八歲那年,新兵訓練剛結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戰友乘坐一輛卡車,唱著那首膾炙人口的《小白楊》,向邊境線上的小白楊哨所駛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頂上,四周的積雪還沒有融化,卡車喘著氣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車使勁去推,車子還是爬不動,無奈中他們又返回了營部。三天后,他們再次出發,誰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劃出一道七八米寬的口子,冰塊和著泥水洶涌奔流,載著他們的卡車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們才終于越過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時,連隊在冬天里已被凍裂的水管還沒來得及維修,他們上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來用。洗臉、洗衣服,都是冰涼的雪水,小伙子們的手很快就被凍腫了。大雪封山,連隊官兵吃不上新鮮蔬菜。面對這樣艱苦的環境,王克懷起初一顆火熱的心似乎被冰水澆涼了。
⑥連隊組織新兵來到那棵小白楊下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輩學習,以苦為榮、樂守邊疆。王克懷看到那棵名聞天下、參天而立的小白楊,渾身上下又充滿了力量。
⑦打槍,是每個軍人的基本功。但邊防連主要的職責是站崗、巡邏、執勤,對打槍的要求并沒有步兵連那么高。可王克懷不這么想:既然來當兵,就要當一個精武的兵。2014年5月,邊防團組織各連進行步槍射擊考核,王克懷與戰友一起進行一百米射擊考核。隨著一陣槍響,報靶員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舉靶高喊:“王克懷,五十環!”小白楊哨所自1962年組建以來,在正式考核時還沒有人打出過五十環。考核組組長、團政委帶人現場反復驗靶,確認王克懷這一成績。領導當即給王克懷戴上了大紅花,一片喜悅的紅云飛過小伙子的臉頰。
⑧作為一個班長,王克懷認識到“一花獨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擊經驗耐心地教給班里的全體戰士。他帶領的四班在上級組織的一次次射擊比賽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幾年后,王克懷當爸爸了。為了能靠愛人更近一點,他的妻子放棄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帶著孩子搬到離哨所六十多公里遠的縣城,與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這樣,母子倆幾個月就能和王克懷見上一次面。
⑩三隊多的兒子,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父親和軍營的熏陶,對哨所有種天然的親密感。一天早上,剛來哨所的兒子,聽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樣,咚地一下跳下床,光著一雙小腳就沖出門,要跟著爸爸出操,媽媽再拉也不行。于是,在連隊出操的隊伍后面,跟著一根“小尾巴”,嘴里還喊著“一二一”的口令……
?王克懷的父親是一個從不流淚的鐵漢子,當看到兒子在那樣艱苦的環境里駐守邊防的一個個鏡頭,不禁老淚縱橫:“沒想到這娃子,在部隊里變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還是部隊鍛煉人、出息人啊!”
?離開哨所前,我們去參觀那棵小白楊。
?1982年,連里一個戰士探親帶回十棵小白楊,栽種在哨所旁,最終成活了這一棵。如今,這棵小白楊已經長成大白楊。其潔白的身軀挺立在天地間,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著,顯得那么偉岸、質樸、純潔。
?這棵高大的白楊樹旁,還生長著一棵個頭稍矮的白楊。指導員說這是那棵白楊樹根上冒出來的子母樹。
?看著眼前普通而實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楊,《小白楊》優美的歌聲仿佛在耳邊再次響起,“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干兒壯,守望著北疆……”
(摘編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報》)
1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王克懷是中國千千萬萬不畏艱難、忠于祖國的邊防軍人群體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懷認識到“一花獨放不是春”,帶領的四班在射擊比賽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文章材料安排詳略得當,如,妻子的事跡詳寫,戰士探親帶回小白楊的是略寫。
D、受到小白楊精神的觸動,“我們”被深深地感染,離別前專門去參觀那顆小白楊。
11.王克懷從一名新兵成長為一名優秀班長,其間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請簡要概括。(3分)
答:
12.閱讀文中畫線的句子,按要求回答問題。(6分)
(1)“一周之后,他們才終于越過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加點詞有什么作用?請簡要說明。(3分)
(2)“考核組組長、團政委帶人現場反復驗靶,確認王克懷這一成績”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是什么?請簡要概括。(3分)
答:
13.文章寫王克懷兒子的舉動,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答:
14.文章以“一棵小白楊”為標題,有什么寓意?請結合全文簡要概述。(6分)
答:
10.(3分)C
11.(3分)剛到哨所,面對艱苦環境,火熱的心變涼了;在小白楊樹下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后,感到充滿力量;射擊考核獲得優異成績,心懷喜悅。
12.(6分)
(1)“才”和“終于”兩個詞(副詞)連用,強化了他們路程的不易和艱難,突出了駐守塔斯提哨所邊防軍人的感人形象。
(2)“反復”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這一射擊成績是哨所從未有過的,難以相信,因此多次驗證,加以確認。
說明:意思答對即可。
13.(4分)兒子的舉動是受到父親和軍營的熏陶,側面表現部隊能鍛煉人,出息人。
說明:意思答對即可。
14.(6分)答案要點:①指塔斯提哨所②既指優秀戰士王克懷,又指普通而不平凡的中國軍人③象征邊防戰士扎根邊疆、無私奉獻、牢記囑托的精神。
說明:意思答對即可。
《時光不舊,只是落滿灰塵》
朱成玉
①那時我20歲,卻在經歷人生的秋天,滿目落紅,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涼”的味道。在我自己看來,當時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個孤寡老人。
②他沒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撿拾垃圾艱難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點樂趣吧。只有在喝點小酒的時候,那院子里才有了點兒活人的氣息。那樣的時候,我甚至能聽到他哼著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調。
③他的院子里堆著的都是撿來的沒來得及去賣的破爛,就是這廉價的破爛,竟然也遭遇了盜賊。那盜賊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讓我去工廠做學徒工,我不去,關起門來堅持寫作,夢想有一天可以寫出名堂來。蒼白無力的青春,空洞的辭藻,自然無法讓我寫出多么出彩的文章來。消極的我開始變得頹廢,抽煙酗酒打架“無惡不作”,鄰家隔幾天就上門來和父母討說法,父母氣急敗壞,不再給我零花錢,任憑我“自生自滅”。我要寫稿投稿,沒錢買稿紙和郵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來用的。
⑤他并沒有太嚴厲地呵斥,只是對我說:“你不好好讀書,來這破爛堆里翻個啥?破爛就是破爛,還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來?”說完他就往那對破爛里一躺,和那堆破爛融為一體,好像要告訴我,那破爛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爛當有用的東西吧。“嘿嘿,我也是個破爛。你來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沒有點兒值錢的東西。”
⑥我的臉羞臊得通紅,只好和他坦白,說自己看中了他撿來的那些本子。
⑦“不過話說回來,破爛也分兩種,一種是完全沒有用的,一種是還有一點利用價值的,比如我撿的這種,還是可以換回一點錢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錯,沒有和我發火。借著酒勁兒,還對我進行了一番教誨,“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狽得像個垃圾一樣,只要用心,你也會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棄,沉淪墮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進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聽著這話,一點不像一個撿破爛的老人說的,反倒像我的語文老師在課堂上給我講的。
⑨為了“懲罰”我,他說,“去給我把窗玻璃給擦了吧,很久沒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東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凈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來。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著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頭,他倒是樂得前仰后合。
?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細挑揀,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給了我。
?“該懲罰也懲罰了,不過你既然幫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凈,也得獎勵獎勵,這些就獎勵給你吧。”
?我流著淚接過那一摞本子,臟兮兮、皺巴巴已近遲暮的本子,我卻堅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寫出干干凈凈,青春靚麗的文字來。
?一度以為,自己荒廢了光陰,不可救藥。但這個可敬的老人讓我知道,時光還沒有被我用舊,只是蒙上了一層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隱匿起來的時光隨時都可以亮潔如新。
(選自《當代青年)
(1)請用簡潔的語言補全文章情節
發現“破爛”→ 偷“破爛” 被“教悔”→ 受“懲罰” 獲“獎勵”→堅定“夢想”
(2)結合語境,體會第⑦段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不可回收:
(3)簡要概括老人為什么要“懲罰”和“獎勵”我。
(4)通讀全文,談談你對文章標題“時光不舊,只是落滿塵灰”的理解。
(5)那個“每日里靠撿拾垃圾艱難度日,喝點小酒作樂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作者內心發生這樣的變化?請結合文本談談。
答案:
(1)偷“破爛” 受“懲罰”
(2)本義是指物品(多指廢品或舊貨)不可收回利用.用在這里是一種比喻說法,指“我”如果自暴自棄,沉淪墮落就會一事無成毫無價值。
(3)因為“我”的盜竊行為和頹廢消極,自暴自棄的精神狀態而“懲罰”“我”;因為“我”擦拭干凈玻璃而“獎勵”我。
(4)時光還沒有被“我”用舊,只是蒙上了一層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隱匿起來的時光隨時都可以亮潔如新.文章通過拾荒老人對“我”的“教育”使“我”明白人生處于困頓時,要樂觀面對,堅定信心,就會像“被拭去灰塵的玻璃”那樣“光潔如新”。
(5)因為“我”偷“垃圾”受到了老人的一番“教誨”,使“我”頓悟,那些意味深長的話出自一個拾荒者老人之口,讓“我”用新的眼光來審視他,從心底深處對他產生了敬意。
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
①千年的原始森林連綿數千里,古木參天,荊棘布道,偶爾的狼嚎猿啼給人陰森森的感覺。
②張郎執槍佩刀,帶著干糧,在森林里日復一日地穿行。
③入林的第五天,張郎就見到了一副白森森的人骨,張郎有些遲疑,怎樣遇害的呢?旁邊有刀也有槍,而且從刀的重量來估,其人也是個習武之人,狼?虎?或獅?張郎不得究竟,自顧上路,一路提醒自己要更加小心才是。
④偏偏不幾天,張郎又遇白骨,還是人體,而且是兩具。從過醫的張郎蹲下身細細察看,兩具骨骼都是男人,還留著拼命搏斗過的痕跡。張郎就更覺得奇怪了,什么深仇大恨讓人追到這渺無人煙的地方動了殺心?功與名,財與利?
⑤繼續前行。
⑥怪事再度發生。這天,張郎剛吃完一只烤熟的山雀,正準備起身上路,前面不遠處的地方一團藍光炫著他的眼。張郎揉揉眼睛再看,綠幽幽的,張郎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立馬想到老人家常說的天然翡翠。
⑦張郎一步一停地上前,他怕是什么特大動物的眼睛,近了,果然是兩人合抱大的玉石,而且,玉石下面還有一個人,用繩附著,看衣服和肉體顏色,剛才死去才不久的樣子。
⑧張郎在旁邊撿一塊石頭,使勁往自己認為是翡翠的玉石上砸,玉石絲毫沒損,湊近看,暗紋都沒一絲,再湊近些看,整塊石頭里一點氣泡也找不著。張郎興奮得快要窒息,確認這是翡翠不說,而且是上等的翡翠。張郎瞇上眼,感覺華室在招手,山珍野味已壓桌,騎馬坐轡,穿金戴銀,妻妾成群,成為郡主富甲一方。
⑨張郎睜開眼,將死者身上的荊條解下,將玉石系往自己身上。好沉啊,張郎每走一步腿都在打顫,但背上是一座城池,越重城越大,再重也心甘。
⑩腳起泡背流血,張郎感到體力不支,準備歇下給肚進食時,張郎聽到有人的聲音朝他這邊傳來,立馬用樹枝和深草將玉做了掩飾,自己也藏在蔽處,兩手緊緊握住槍。
?聲音近了,更近了,看得明白,是人。張郎的心一軟,剛放下槍,突覺玉石易主、華室崩塌、妻妾逃逸、豐餐消隱,于是一咬牙,重新端起槍。
?就在食指穿進扳機孔的一瞬間,張郎明白了前面遇到的三具白骨到底是怎么回事了,第一具會武功的人是背著這玉累死的,第二具和第三具是為爭搶這玉而搏死的,第四具也是累死的……
?張郎放下槍,打了個哈哈,從叢里露出來,親切地說:“鄉親﹣﹣恭喜你啊﹣﹣”
?張郎說,路遇橫財,見者有份喲。張郎把藏好的翡翠指給對方看。
?對方姓李,李郎說,張兄,你先見,歸你。
?三說二說,兩人就抱成了一團,割指為血,插枝為香,結為兄弟。
?砍一棵拳頭粗的樹,兩人抬著玉石在森林里穿行。
?行途中,張郎病了,倆人就歇下來,李郎去找草藥,打野禽誠心誠意地伺候著張郎;李郎病了,張郎就去找草藥,打野禽誠心誠信地伺候李郎。
?日復一日緩慢穿行,經歷七七四十九天的磨難,倆人終于走出了千年的原始森林進去村莊。
?“哇﹣﹣嘖嘖﹣﹣”
(21)“嘖嘖﹣﹣哇﹣﹣”
(22)村人的眼睛個個像燈泡,驚羨,狡詭還有貪婪……
(23)一位見多識廣的老人繞石走了三圈,環視眾人,擲地有聲地宣布: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
(24)玉石旁邊高出眾人一個頭的族長捋捋將垂至前胸的白胡子,歪頭看了眼李郎,再歪頭看了眼張郎,更為高聲地說:“不,是兩顆﹣﹣”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故事內容。
(2)第八段劃線句子最主要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18段能否刪去?請說明理由。
(4)張郎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分析。
(5)族長的話作為小說的結尾,耐人尋味,請說說其作用。
答案:
(1)張郎在穿越原始森林的過程中意外獲得別人沒能帶出森林的巨大玉石,他認清自己的力量與后來的李郎一起互相幫助共同將玉石帶出原始森林。
(2)心理描寫,具體生動地表現張郎當時內心的興奮,引出下文帶著玉石艱難的向前行進的情節。
(3)不能,第十分段具體表現二人的關系親密與團結,為后文老人贊美他們的心如無價的翡翠作鋪墊。
(4)張郎是一個善于觀察、思考的人,他在一個人無法帶出玉石的情況下,懂得冷靜思考,找到對策;張郎是一個講信用,善良的人,他和李郎結為兄弟,并能共患難,同甘苦,真誠對待李郎。
(5)族長的話沒有說完,他認為有兩顆玉石,其實是將張郎與李郎真誠的心比作無價的玉石.這樣留白式的結尾,既能給讀者留下想象與思考的空間,又點明主旨,使小說的意義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