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審題意糾其偏修改例文升其品
反思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寫作方面亦如此。同學們雖不可能天天進行、篇篇做到,卻應該把它視作一個訓練階段的小結和下一個訓練階段的開啟,形成群體共同的、自覺的行為。在此,我們通過本文,對一次考試中的作文現象進行回首正視,也期待廣大考場以外的同學能夠從中獲取知識、方法,并以此為例,把自己的審題能力提高上來,使自己的文字表達功力增強起來。
【真題再現】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如果你對一切錯誤關上了門,那么真理也會將你關在門外。(泰戈爾)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成語)
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請寫一篇文章,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議論。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不得脫離材料內容與含義的范圍;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襲、套作。
【重新審題】
本次作文得分普遍不高,平均只有41分,而審題偏、離,乃共同的毛病。許多同學對泰戈爾的話比較認同,而這句話也的確更符合一個高中生的認知水平,更能引起當代青年的情感共鳴,所以他們就選取了第一句話來寫,卻置第二則材料于全然不顧;也有部分同學認為第二句話具有慘烈的言說效果,故而將之宕開來表述,以給高三的自己類似警示的作用,卻忘記了把泰戈爾話中的意思融合進來。以上兩種,都忽視了題目要求中的“綜合”一詞,而最終只能讓自己的文章徘徊于30至40分之間。
那么,現在我們回頭細看,到底應該怎樣處理這兩則材料呢?
[示例一]
[示例二]
[示例三]
【例文精改】
照應著以上幾種相對恰當的審題結果,特選取本次考場作文中的三篇和同學們一起慢品、精改,以求印證前文所析,并提升同學們的鑒賞能力、表達能力。
[例文一]
關在門外的真理
范自洋
假若真理就在門口,我們何不施施然請它進來?可是真理也有脾氣——他喜歡看我們先以錯誤開頭,之后才大搖大擺地進來。
哥白尼的火刑①,讓后人深刻地記住了錯誤;柏林的城破,讓后人警醒。錯誤的發生并不一定是壞②的,發生了錯誤才明白錯,才能正確,才能更深刻地將正確記入腦海、心靈。
我們如今已知的真理各種各樣,數不勝數:數學的曲面幾何、物理的萬有引力……然而,探索的道路卻是這真理數量的二倍、十倍、百倍③!
不被承認的“日心說”、遭到怒罵的曲面幾何、被軍隊踐踏的和平主義。真理本無溫度,卻被探索者、開門者的心血澆得火熱。
真理的脾氣很臭,我們卻無計可施。然而錯誤也不會那么討人厭?!笆∈浅晒χ浮保炷茉數母裱?,用歷史長河中的種種總結出的話語是那么的實在。
接受錯誤,接受失敗④。似居里夫人用無數次失敗換出的成功。耐心、毅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我們靜心培養的。迎接錯誤,其實是接近真理。用錯誤開墾,用失敗灌溉,真理的嫩芽總會成長。正如尋求寶石的礦工,開鑿了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顆石頭,只剩下那最后一顆,鑿掉,就是成功。
門外的真理雖然壞⑤,但它不會跑;門雖然也很重,但也不會跑,我們只要自己不跑,那真理,也將入門。
無論孔子、列寧,或是宋祖、丘吉爾,他們不排除失敗、錯誤,反而會接納,以此擴充自我。先例種種,以證此道無窮。以失敗充盈自我,以錯誤擴充自我,最終以成功塑造“金身”。
天路無極乃是佛祖大悲,而真理無窮,乃是開門者之大幸。接受錯誤與失敗,毅然地前往,開門將真理迎入。
本文氣勢磅礴,熱情澎湃,甚至文筆也相當不錯,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這么一篇論說在理,且激蕩人心的文章得分只有區區42呢?就是本次作文審題方面的通病——只及一句,忘記“綜合”。
那么,原文還有無修改的余地?是否暗藏升格的轉機?回答是肯定的。文章后半部分多次提到“失敗”,而由這里的任何一處生發出來,都可以在“失敗”與“輸”之間搭上一座小橋梁,兼及第二則材料,因此建議作者以此為基點展開反思。
[修改后]
①哥白尼被判火刑
②消極
③十倍、百倍、千倍
④古人云:“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比欢@并不是完完全全地拒絕失敗。正如每一次的研究、試驗,我們不能抱著失敗的態度進行,而是以減少失誤、爭取勝利的態度前往。我們不畏懼失敗,也愿意接受失敗。但是,我們路途的重點,是勝利。
⑤脾氣臭了點
針對原文的缺點,尤其是審題之偏,作者進行了認真修改。改文最終得分:48。
[例文二]
錯的英雄
徐 樂
假如成敗在你眼前,想必所有人都會觸碰成功,這是人的本性。但是在這之上加諸對錯呢?
有對的失敗,錯的成功,假如你渴求成功而不愿承認失敗,就如泰戈爾所說的,你也就將失去群星了。
社會意義上的成敗就我認為并非十分重要,在舞臺上高歌的或許并不一定是明星,也可能是丑角,在臺下鼓掌的不一定是懦夫,也可能是英雄。評定角色的標準有許多,能力、地位、財富,而這之中最重要的,我想就是心靈的堅守、靈魂的在場。
我無意去評判英雄,這些留由后人評說。我只想知道這些英雄是否是他自己,他們是否已為自己所做的無愧于心,他人評說,我不管。
我恍然間回到久遠的過去,想問問這樹梢上的花是否真正開過,是否以對的姿態,俯視時光的悲憐。成功的花被畫在紙上,刻在竹片上,優游在后人的神往里。失敗的花此刻臥在我們腳下的土地中,任人踩踏。但我不欣賞枝節曲折病態的柳梅,我只想看看是否有一朵花在對的時光中怒放。
錯的英雄與對的凡夫,我選擇后者。至少我是問心無愧的,我如是想。
成敗與對錯的中間,有一條不明朗的界限,就像海天的交接線,成與對被捆在一起,錯與敗被踩在腳下。
有一個襪褲打滿補丁的羊肉串小販,用十余年的積蓄資助了上百個兒童就學;有一個年輕的媽媽用雙手接下從幾十米高樓墜下的孩童;又有胸無點墨的孩子仰仗父輩的成功作惡多端;更甚者有人撞死他人下車還說著我爸是誰誰。
我想不再用后人評說,我們自己就已經知曉答案。
對的英雄足以讓人仰望,錯的凡夫無人理會。我想這些是正常的。
但是我更加明白,英雄并非注定對的,有一些對的凡夫,足以俯視這些錯的成功者,世人眼中的英雄?;蛟S我應該這樣說:“一個棋盤上,無論你前面走得多好,只要有一個棋子著錯,那么或許你成功了,但那并不是真的成功。當你對錯誤拒之門外,真正的成功就會向你關上大門?!?
本文得分46。雖然比起作者本人平時的水準,顯得很是丟份,卻可以拿來當作解剖對象,讓同學們有所感,有所思。作者見解獨到,但是在自我的世界里沉陷過深、過久,終致迷失了。那么,發現這一點之后,我們怎么挽救?請關注最后一段——這里既可以總結,也可以呼應,甚至能夠升華、深化——行文至此,作者的寫作意識猛然覺醒,高屋建瓴,三言兩語就把一切做到了。雖然有些許的不順暢,卻遠比沒有這一部分強。你看他一句“或許我應該這樣說”,就簡簡單單地把全局給撥轉回來了,即使前面有不足,這一刻也可以馬上重新開始。有意識,也有技巧,結尾處高度融合了兩則材料,輕松擺脫了離題之嫌。因類似毛病而無形中被降格處理的同學,從中應該能夠得到深切的感悟。
[例文三]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陳淵景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我之所以要以問號結尾,并不是在乎會否“滿盤皆輸”,而是對“不慎”二字充滿了疑惑。對比著泰戈爾的那句話,我便開始思考:“不慎”,是怎樣的“不慎”才會導致“滿盤皆輸”?
“不慎”應當有兩種。一種“不慎”便如泰戈爾所說的,對一切錯誤關上了門,那么真理也便對其關上門。這種人我稱他們為“偽君子”?!熬印敝?,說的是他們有追尋真理的行動,進行過,失敗過。而“偽”呢?便是把一切錯誤都當成了錯誤,真理最終都沒有機會出現,而前面所做的工作全都化為了泡影。他沒有堅持下去,所以“滿盤皆輸”。
而第二種“不慎”呢?是對一切錯誤都開門,這是完全不同于第一種“不慎”的做法,我稱這么做的人為“先驅者”。他們與前者的本質不同便是把錯誤請進門,仔細研究,深刻思考,不斷改變自己的意識,去理解、去接受這些可能是“對”的事物,并提出自己的全新理論。這種人最令我欣賞??墒沁@么夸他們,為何他們還會“滿盤皆輸”?其實,這里的“輸”只是他們向真理靠近的過程中的一個艱難的階段,這里的“輸”代表著另一個開始,為后人向真理出發找到一個更近的新的起點。
就像亞里士多德的“重物先落地”理論,現在看來已成為大家的一個笑料,以致人們附帶著又重新看待了其他由他提出的理論。雖然錯誤較多,亞里士多德卻仍然是我們心目中的偉人。可以說,在某些方面他的確是個大輸家。但當時人們的認知也不可能意識到有“加速度”之類的東西,是生活、經歷讓人們把它給提煉了出來。這種“不慎”雖會被世人所笑,其主人會成為某種意義上的輸家,但是精神可取,社會需要這種先驅者。
自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牛頓,其萬有引力,牛一、牛二定理,皆來自于先人,也就是所謂的“巨人”,牛頓對他們所總結出的理論加以修改,便得到了世人的尊敬。其一,巨人所做的鋪墊必不可少;其二,牛頓也是個“不慎”(第二種)的人,區別只是他成功了,在時間的推移中,真理站在了牛頓身邊,他是個幸運兒,也是個偉人。
“一著不慎”,雖可能“滿盤皆輸”,但是請不要膽怯,打開門,把錯誤請進來,坐下來,花點心思,談一談,又有誰會說你做錯了什么呢?或許這便是你收獲真理的唯一機會呢!開門吧,真理已在苦苦等候。
本文可取之處如下——
一、切口小巧:“不慎”二字貫穿全文,緊扣層遞,不漫不溢,此謂之“小”;避開尋?;驘衢T的字眼,而將目光鎖定該詞,確實有點出人意料,匠心獨具,此謂之“巧”。
二、條理清晰:以對“不慎”之第一種人的心理動機、行為效果的簡述為輔,主要突出作者對第二種人的介紹、分析和評價,其中滲透著濃濃的欽敬之情,并能將兩則材料有機結合,恰當運用。
三、語言活潑:“偽君子”“先驅者”之論準確簡練而又生動可感,且將作者的褒貶義自然蘊含;結尾處的修辭甚為妥帖,既把作者的態度和盤托出,又與材料中泰戈爾的話語照應、相承,開放式收束,引人遐思。
本文得分:50,為本次考試作文的最高分。對照著我們對題意的審讀以及老師對該文的點評,同學們在把贊許送給這個作者的同時,也要敦促、鼓勵自己,下次作文的審題應該更嚴謹,表達也盡量更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