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態系統和生物圈
第1節 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通過調查校園環境和多種資料,了解我們身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
(2)觀察池塘生態系統模式圖,說出各種生態系統的成分,并初步知道各生態成分的特點和作用。
2. 能力目標
(1)通過問題引領分析生態系統概念,初步形成運用概念辨析具體問題能力。
(2)通過指導分析各生態系統成分異同,培養學生對比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分析多個生態系統成分及其特點,讓學生感受生態系統內各成分之間密切相連的關系,樹立生物和環境不可分割的觀念。
(2)體驗校園生態系統的調查過程,培養熱愛校園、熱愛我們生活的環境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通過反饋校園生態系統的調查過程,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感受生態系統內各成分之間密切關系,樹立生物與環境不可分割的觀念。
三、教學難點:
感悟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密不可分。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情境導入 |
每天我們漫步在校園時,都可以看到花草樹木鳥蟲。課前大家去學校進行了調查,今天請各個小組來展示一下大家的成果。 |
簡單介紹自己的調查活動過程,并用圖片文字等形式展示調查結果。 |
認識生態系統 |
我們可以看到身邊有著各種各樣的美景,草原、森林、湖泊、戈壁等等。你知道嗎?這些生物以及他們生存的環境就構成了一個個生態系統。那么什么是生態系統呢? |
討論后說出: 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就叫生態系統。
|
請思考: (1)一條河流和一個飼養虎的園子都是生態系統嗎? (2)在生態系統概念中,生物成分和環境成分分別指什么呢? |
帶著問題來學習概念。 |
|
請你觀察池塘生態系統模式圖,認識各種生態系統成分,填寫到書本中相應的空格中。
歸納得出:任何一個生態系統都包含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其中,生物因素中的植物屬于生產者,動物屬于消費者,微生物屬于分解者。 |
歸納和總結的池塘生態系統: 1. 植物有:蓮、菖蒲、水草、浮游植物; 2. 動物有:浮游動物、魚、蝦、蝌蚪、河蚌; 3. 微生物有:細菌和真菌等; 4. 非生物成分有:陽光、空氣、水、土壤等。 |
|
再思考: 一條河流和一個飼養虎的園子是生態系統嗎?
|
|
|
分析生態系統 |
(一)分析生態系統的非生物因素 請你觀察圖片和錄像等資料,想一想池塘、森林和濕地這三個生態系統的非生物成分都相同嗎? |
討論得出: 各生態系統非生物成分組成相同,如都有陽光、空氣、水分等。但水分與陽光多寡,往往是造成生態系統多樣化的主要原因。 |
(二)分析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 不同生態系統中都有生物成分嗎?他們的作用是什么?
呈現圖片資料和連線題,請討論。
|
討論得出: 1. 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他們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2. 消費者:不能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只能直接或者間接地以植物為食。 3. 分解者:能把動植物遺體、排出物等含有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供綠色植物再利用。 |
|
請你觀看紀錄片“海洋”,說一說它與池塘生態系統中生物因素的異同。 |
不同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的共同點是:他們都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 不同點是各生物成分種類都不相同。 |
|
(三)分析生態系統各成分關系 觀看錄像,思考: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態因素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1)視頻一:沙漠生態系統
(2)視頻二:熱帶雨林內的分解者
|
(1)在沙漠生態系統中,非生物成分陽光、水對當地各種生物的影響極其巨大,比如太陽使這個環境溫度很高,水分成了植物能否生長的關鍵因素。有了水,就有了仙人掌等生產者,羊駝、鳥類等消費者才能存活。
(2)熱帶雨林里,如果沒有分解者,動植物死后無法腐爛會堆積如山,而且植物得不到更多的養分。 |
|
再識生態系統 |
請你歸納生態系統的組成,并完成概念圖。 |
同伴討論歸納并交流。 |
課前我們調查了校園生態系統,現在請你用借用今天的知識體系來為他們分類。 |
完成分類表。(具體內容見PPT) |
|
推薦大家課后觀看一些關于各個生態系統的紀錄片,比如英國廣播公司所拍攝的“行星地球”和“生命”。 |
|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