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主陣地。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以追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課程改革的參與者,我們應站在“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的高度,立足課堂,運用自己的教學藝術,使每堂課都成為有效教學。 語文活動充滿了探究。新的閱讀理念告訴我們語文課堂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應指導學生具體深入地思考讀物的質量和深度,鼓勵他們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對作品的情節、人物、思想、詞匯和結構作出反應。”這樣,思辨活動就成了最重要的一種語文課堂活動。但是許多老師害怕課堂氣氛太冷清,所以不由自主地將本來學生要“跳一跳”摘到的“果子”都放到了其伸手可及的地方,甚至于喂到“嘴邊”,造成教育的惰性。你一問,我一答,但可惜的是往往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束縛學生,甚至越俎代庖。或一接近自己確定的已有的答案便加以誘導;或稍有出入就加以否認。最常見的對話是:(師)“讀到這里,你產生了什么想法呢?”(生)“我們要向(主人公)學習。”(師)“是啊,我們要向他(她、它)學習(如孝親敬長、勇于奉獻,視課文而定)的精神。”看上去,教學過程流暢,沒有任何縫隙。但是,這種“無縫對接式”的教學活動有多少黃金含量呢?更有甚者,有的老師一上講臺就“忘”了學生,講得口若懸河,眉飛色舞。學生也聽之動容,但過后也就忘了個干凈。因為學生大腦并沒有開動,思維并沒得到訓練,成了課堂的應聲蟲、活道具。表面看上去,上述課堂氣氛熱烈,但是學生的思維卻是很不充分的。學生還來不及思考,教師便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訴學生,此時,教師不是在引導,而是在拽著學生往前跑。學生的思維跟著老師的指揮棒亦步亦趨,長久以往,會使學生產生“我喜歡閱讀,但閱讀與我無關”的思想。這種表面上看上去的“高效”無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無利于其可持續性發展,實際上是一種“低效”的教學活動。畫家作畫,常會“留白”。而這空白處,留給人們無限遐想,讓人蕩氣回腸。在教學時也是如此。
教師在課堂上不妨有幾分淡定的氣質。教師應根據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提問。而當一個重磅的問題投給學生后,不妨學會等待。就像一支交響樂,行至舒緩處,聽似婉轉低吟,實則醞釀著一場暴風驟雨。同樣,表面上鴉雀無聲的教室這時實則充滿了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長達幾分鐘的“空白”,看似因教學流程的停滯而顯得死氣沉沉,實則涌動著思辨的激流。等了一會兒,大珠小珠落玉盤——高潮來了。思辨是最有價值的教學活動,教師要將思辨的時間真正留給學生,長久以往,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主體性得到發揮。
誰拽著牛鼻子——談“平等中的首席” 新課改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鼓勵學生做充滿熱情的、獨立的、反思的閱讀者”,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并重視其獨特感受和體驗。在這樣的理念下,課堂不再是教師獨霸的舞臺,學生也不再是張開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識回收站。如今的課堂,活力比以前增強了,溝通比以前頻繁了,師生關系比以前平等了,課堂氣氛比以前民主了。但是,孩子的小腦筋有時也會蹦出一些出其不意的想法,擾亂正常的教學進程。這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被調動起來了,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呢?有時,我們會非常遺憾地看到,一堂本來備得很好的課,在學生一些出其不意的表現之前,這種主導作用顯得異常乏力。有的教師因為拒絕傾聽有悖課標而選擇站在了課堂的邊緣,讓學生盡情天馬行空,不著邊際,放棄了或找不回教育的權利,忘掉了教育作為一種交往活動它是有目的的這樣一種特質。正由于失去了教育的目的性,課堂上表面看來你一言,我一語,實際上卻耗時而無效。前不久,我在教《“生命橋”》一課時也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學生忽然問我:“難道這些羚羊正好就是一對一對(一只老的配一只年輕的)的嗎?如果有一只正好是單數,它不就摔死了嗎”(在我的課堂上,學生是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問的。)這時,教室里其它同學的注意力立即被這個問題吸引住了,苦心經營的課堂氣氛立即被打破。怎么辦呢?我想起了錢夢龍老師。聽說,錢夢龍老師教學生學習《少年閏土》一課時,有一個學生突然插嘴問:“跳魚有幾只腳?”錢老師坦誠:“不知道。”又問:“同學中有人知道嗎?”同學也說不知道。接下來會是什么結果?我想,若我的學生時代,我的老師會立即喊停:“這跟我們這堂課沒有關系。”新課改之后,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這個問題我們放到課后來解決,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查課外書,然后來告訴大家。”(這時,有的同學順著這個思路從課堂上“游移”了出去:我家有什么書?我去問誰???)錢老師的解決方式:“有一個人知道——那就是閏土。為什么我們都不知道,閏土卻知道呢?”于是引向文章的主題——我們生活在一個“四方”的天空下。從這個課例,我們既能看到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對話,同時,也能看到教師作為“平等的首席”所發揮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對教學情境中的問題,能理性地審視、妥善地處理,使“課堂的生成”成為為教學服務的亮點。在這堂課中,我們既看到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又充分發揮了教師點撥者、引導者、激勵者的作用,使課堂以一個優美的弧線又回到了原有的軌道上來。這就是教學智慧。
做一名教師,就應該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師,這樣,才能保證有效的教學。這種智慧,是邊實踐邊思想邊研究獲得的,體現了教師自我反思、設計教育教學行為、從事行動研究的意識和能力。學習錢老師的做法,當學生提出上面的問題后,我是這么回答的:“同學們,文章寫到羚羊群飛度懸崖就戛然而止,并未交代他們有沒有安然無恙。但是,倘若真發生剛才大家想象的情形,他們的命運會如何?”同學們開始埋頭沉思。不一會兒,答案出來了:“羚羊是安全的。因為獵人們已經被眼前的情形所感動,紛紛放下了手中的獵槍。說明獵人是知錯能改的。”我又追問:“獵人是被羚羊怎樣的精神所感動呢?”于是,又順利回歸了主題。
刪繁就簡三秋樹——談語文的“簡約美”教師工作室 “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這是新課改提出的一個重要理念。為了充滿活力,許多教師動足了腦筋。但是,也不乏這樣的現象:過于追求形式化的東西,占用了不少時間,但少有實效。有的課,吹拉彈唱,熱鬧非凡;有的課,又畫又演,活潑有趣。但追問真正學到了多少關于語文的東西,卻少之又少。我曾經聽過一堂語文課《飛奪瀘定橋》。教師硬要讓學生將紅軍戰士的動作演一演,結果貽笑大方。還有一節課《天鵝的故事》。教師辛辛苦苦做了一個“天鵝破冰”的動畫。由于不逼真,反而讓學生笑得前仰后合。種種現象不一一贅述。所以有的專家提出這樣一個口號:“去除非語文的東西。”“語文課要做減法。”是的,簡簡單單才是真,簡約才是美。那么,語文的抓手是什么呢?語文課的“根”在哪兒呢?那就是語言。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于語言,語言便是語文的本位,便是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而學習語言的方法正體現在“講”、“讀”、“思”三個方面。語文教材所選篇目大多經過了精心的篩選,當然應該溶進學生的精神海洋。文章的多種美都是通過語言表現出來的,所以語言是根本,品讀課文的語言是閱讀教學義不容辭的職責。比如,國標本第八冊《第一朵杏花》:第一句:“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春風吹醒了柳梢,吹綠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通過“醒、綠、皺、鼓”等關鍵詞,簡直把春天寫活了。)第二句:“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多么美麗的杏花呀!竺爺爺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清明節。”(通過“頃刻間、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竺可楨激動興奮之情躍然紙上)落實語言的基本活動方式是什么?我認為主要應該是“講”、“讀”、“思”。“講”,包括教師“講”、學生“講”;要選準“講授點”,落實重點,突破難點。通過“講”,使對文章的理解不斷走向深入,開啟智慧的引導,同時,還潛移默化地交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讀”是一種技能,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如朗讀,默讀,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后,熟讀與精思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學而不思則罔”,要通過各種方式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如此,“講”、“讀”、“思”三結合,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既能感悟到文字的運用和表達效果的關系,學習準確生動地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自己寫作技能(如第一句),又能在斟酌文字、品析玩賞間,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和語言積累,體會語句深藏的含義和文章表達的主題,提高鑒賞文學的能力(如第二句)。于是乎,學生得以深入理解課文,深化語言積累,提高語文素養。放棄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領悟來解讀文本,甚至完全超越文本,把教材當作了一個“引子”,是買櫝還珠的愚蠢做法。這樣做,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和寫作水平,不利于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張揚,當然也不利于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追求課堂的有效性不是神話。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加以反思、研究與改進,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那么我們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