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單元測試題
一、單選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通過以下反應均可獲取H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①太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2H2O(l)===2H2(g)+O2(g) ΔH1=+571.6 kJ·mol–1
②焦炭與水反應制氫:C(s)+H2O(g)===CO(g)+H2(g) ΔH2=+131.3 kJ·mol–1
③甲烷與水反應制氫:CH4(g)+H2O(g)===CO(g)+3H2(g) ΔH3=+206.1 kJ·mol–1
A. 反應①中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 反應②為放熱反應
C. 反應③使用催化劑,ΔH3減小
D. 反應CH4(g)===C(s)+2H2(g)的ΔH=+74.8 kJ·mol–1
2.充分燃燒一定量的丁烷生成CO2和液態水,放熱QkJ,經測定生成的CO2恰好被100 mL 5 mol·的KOH溶液吸收生成KHCO3,則熱化學方程式:C4H10(g)+6.5O2(g)====4CO2(g)+5H2O(l)的ΔH為
A. -16QkJ·
B. +16QkJ·
C. -8QkJ·
D. +8QkJ·
3.進行中和熱的測定中,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A. 反應前酸、堿溶液的溫度要相同
B. 測量溶液的溫度計要一直插在溶液中
C. 為了使反應均勻進行,可以向酸(堿)中分次加入堿(酸)
D. 為了使反應更完全,可以使酸或堿適當過量
4.美國迄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德索托下一代太陽能中心于2009年10月27日正式投入使用,美國總統奧巴馬親臨現場參觀。21世紀人類正由“化石能源時代”逐步向“多能源時代”過渡,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的是( )
A. 太陽能
B. 核能
C. 氫能
D. 電力
5.化學家借助太陽能產生的電能和熱能,用空氣和水作原料成功地合成了氨氣。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合成中所有的電能和熱能全部轉化為化學能
B. 該合成氨過程不屬于氮的固定
C. 空氣、水、太陽能均為可再生資源
D. 斷裂N2中的N≡N鍵會釋放出能量
6.已知25 ℃、101 kPa下,12 g石墨、金剛石完全燃燒分別釋放出393.51 kJ、395.41 kJ的熱量。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吸熱反應;等質量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低;石墨比金剛石穩定
B. 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吸熱反應;等質量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高;石墨比金剛石穩定
C. 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放熱反應;等質量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低;金剛石比石墨穩定
D. 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放熱反應;等質量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高;金剛石比石墨穩定
7.已知膽礬溶于水時溶液溫度降低。膽礬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1kJ·mol-1,室溫下,若將1 mol無水硫酸銅溶解為溶液時放熱Q2kJ,則( )
A.Q1>Q2
B.Q1=Q2
C.Q1<Q2
D. 無法比較
8.中和熱測定實驗中,下列操作一定會降低實驗準確性的是( )
A. 用滴定管取所用藥品
B. NaOH溶液在倒入小燒杯時,有少量濺出
C. 大、小燒杯體積相差較大,夾層間放的碎泡沫塑料較多
D. 測量HCl溶液的溫度計用水洗凈后才用來測NaOH溶液的溫度
9.氫氣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質。以水為原料大量制取氫氣的最理想的途徑是( )
A. 利用太陽能直接使水分解產生氫氣
B. 用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氣后分離出氫氣
C. 用Fe跟HCl反應制取氫氣
D. 由熱電站提供電力,電解水產生氫氣
10.已知熱化學方程式:SO2(g)+O2(g)====SO3(g)ΔH=﹣98.32 kJ·,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在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應,最終放出的熱量等于196.64 kJ
B. 在容器中當有2 mol SO2和1 mol O2發生反應時,放出的熱量等于196.64 kJ
C. 在容器中當有4 mol SO2和2 mol O2發生反應時,反應SO2(g)+ +O2(g)===SO3(g)的反應熱為﹣393.28 kJ?
D. 在容器中當有4 mol SO2和2 mol O2發生反應時,反應SO2(g)+ +O2(g)===SO3(g)的反應熱為98.32 kJ·
11.已知723 K時,2SO2(g)+O2(g)2SO3(g)ΔH=﹣QkJ·,在相同條件下,向一密閉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為Q1kJ;向另一體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通入1 mol SO2和0.5 mol O2,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為Q2kJ.則Q1、Q2、Q滿足的關系是( )
A.Q2=
B.Q2>
C.Q2<Q1<Q
D.Q=Q1>Q2
12.人體內葡萄糖的消耗可用下列熱化學方程式表示: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2800.6 kJ·mol-1,如果某人每天消耗12540 kJ的熱量,則他每天至少需攝入葡萄糖的質量為( )
A. 806 g
B. 1 000 g
C. 1 250 g
D. 15 000 g
13.實驗室進行中和熱的測定實驗時除需要大燒杯(500 mL)、小燒杯(100 mL)外,所用的其他儀器和試劑均正確的一組是( )
A. 0.50 mol·L-1鹽酸,0.50 mol·L-1NaOH溶液,100 mL量筒1個
B. 0.50 mol·L-1鹽酸,0.55 mol·L-1NaOH溶液,100 mL量筒2個
C. 0.50 mol·L-1鹽酸,0.55 mol·L-1NaOH溶液,50 mL量筒1個
D. 0.50 mol·L-1鹽酸,0.55 mol·L-1NaOH溶液,50 mL量筒2個
14.在298K、1.01×105Pa下,將22 g CO2通入750mL1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放出xkJ的熱量。已知在該條件下,1 mol CO2通入1 L 2 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放出ykJ的熱量,則CO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HCO3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 CO2(g)+NaOH(aq)===NaHCO3(aq) ΔH=-(2y-x) kJ·mol-1
B. CO2(g)+NaOH(aq)===NaHCO3(aq) ΔH=-(2x-y) kJ·mol-1
C. CO2(g)+NaOH(aq)===NaHCO3(aq) ΔH=-(4x-y) kJ·mol-1
D. 2CO2(g)+2NaOH(l)===2NaHCO3(l) ΔH=-(8x-2y) kJ·mol-1
15.甲醛(CH2O)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可以利用甲醇(CH3OH)脫氫制備,反應式如下:
①CH3OH(g)===CH2O(g)+H2(g) ΔH1=84.2 kJ·mol-1
向反應體系中通入氧氣,通過反應2H2(g)+O2(g)===2H2O(g) ΔH2=-483.6 kJ·mol-1提供反應①所需熱量,要使反應溫度維持在700 ℃,則進料中甲醇與氧氣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 5.74∶1
B. 11.48∶1
C. 1∶1
D. 2∶1
二、填空題
16.在25 ℃、101 kPa時,8 g CH4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時放出的熱量是445.15 kJ,則CH4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①H2(g)+O2(g)===H2O(l) ΔH=-285.0 kJ·mol-1
②H2(g)+O2(g)===H2O(g) ΔH=-241.8 kJ·mol-1
③C(s)+O2(g)===CO(g) ΔH=-110.5 kJ·mol-1
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回答下列各問題:
(1)上述反應中屬于放熱反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的燃燒熱ΔH=________;C的燃燒熱ΔH=________。
(3)燃燒10 g H2生成液態水,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_。
(4)CO的燃燒熱ΔH=________,其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反應:Cl2+2HBr===Br2+2HCl。
Ⅰ.當有0.2 mol HCl生成時放出8.1 kJ的熱量。
Ⅱ.其能量變化示意圖如圖:
請回答:
(1)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數據判斷斷開1 mol H—Cl 鍵與斷開 1 mol H—Br鍵所需能量相差約為________kJ。
19.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放熱反應的觀察裝置,其實驗操作是:①按圖所示將實驗裝置連接好;②在U形管內加入少量紅墨水,打開T形管螺旋夾,使U形管內兩邊的液面處于同一水平面,再夾緊螺旋夾;③在中間的試管里盛1 g氧化鈣,當滴入2 mL左右的蒸餾水后,即可觀察。試回答:
(1)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之前必須進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說明CaO、H2O的能量與Ca(OH)2的能量之間的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將該實驗中CaO換成NaCl,實驗還能否觀察到相同的現象?________(填“能”或“否”)。
20.下表中的數據表示破壞1 mol物質中的化學鍵需要消耗的能量(即鍵能):
H2和Cl2反應生成HCl過程中的熱效應可用如圖表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ΔH1=________kJ·mol-1,ΔH2=________kJ·mol-1,ΔH3=________kJ·mol-1。
(2)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實驗題
21.在量熱計中(如圖)將100 mL 0.50 mol·L-1的CH3COOH溶液與10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溫度從298.0 K升高至300.7 K。已知量熱計的熱容常數(量熱計各部件每升高1 K所需要熱量)是150.5 J·K-1,溶液密度均為1 g·mL-1,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4 J·g-1·K-1。
(1)求CH3COOH的中和熱ΔH=________。
(2)上述數值結果與57.3 kJ·mol-1有偏差,產生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配制0.55 mol·L-1NaOH溶液時俯視刻度線讀數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醋酸的小燒杯中
d.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醋酸溶液的溫度
e.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
(3)除上述原因導致測量結果與57.3 kJ·mol-1有偏差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0 mL 0.50 mol·L-1鹽酸與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燒杯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則求得的中和熱數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3)實驗中若改用60 mL 0.50 mol·L-1鹽酸跟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熱的數值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次平行操作測得的數據中,起始時鹽酸與燒堿溶液溫度相同,而終止溫度與起始溫度之差(t2-t1)分別為2.3 ℃、2.4 ℃、2.9 ℃,則最終代入計算式的溫度差的平均值為________℃。
四、計算題
23.乙炔(C2H2)氣體的燃燒熱為ΔH=-1 299.6 kJ·mol-1,分別寫出表示乙炔燃燒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和表示乙炔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項,反應①是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的過程,故錯誤;B項,ΔH>0,是吸熱反應,故錯誤;C項,催化劑對反應熱無影響,反應熱只與始態和終態有關,與反應途徑無關,故錯誤;D項,③-②得到CH4(g)===C(s)+2H2(g) ΔH=(206.1-131.3) kJ·mol-1=+74.8 kJ·mol-1,故
正確。
2.【答案】C
【解析】n(KOH)=0.1 L×5 kJ·=0.5 mol,則由CO2~KOH~KHCO3,可知,n(CO2)=0.5 mol,生成0.5 mol CO2時放出的熱量為QkJ,據反應方程式C4H10(g)+O2(g)=== 4CO2(g)+5H2O(l)生成4 mol CO2時放出的熱量為4Q/0.5=8QkJ,故選C。
3.【答案】C
【解析】分次加入混合時,容易造成熱量損失,使測試結果不準確。為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散失,應把酸(或堿)一次加入,只有C錯誤。
4.【答案】D
【解析】電力不屬于新能源,目前電能仍然以火力發電為主。
5.【答案】C
【解析】A項,轉化過程中不能全部轉化成化學能,伴隨其他能量的轉化,故錯誤;B項,氮的固定指游離態轉化成化合態,空氣中氮是游離態的,屬于氮的固定,故錯誤;C項,屬于可再生資源,故正確;D項,斷鍵需要吸收熱量,故錯誤。
6.【答案】A
【解析】由題意可以寫出兩個熱化學方程式:
C(石墨,s)+O2(g)===CO2(g) ΔH=-393.51 kJ·mol-1
C(金剛石,s)+O2(g)===CO2(g) ΔH=-395.41 kJ·mol-1
對應的能量變化圖如下:
則有C(石墨,s)===C(金剛石,s) ΔH=+1.90 kJ·mol-1,由圖可看出石墨比金剛石能量低,則石墨比金剛石穩定。
7.【答案】A
【解析】根據蓋斯定律,可設計下列二種途徑進行反應:
依題意,膽礬溶于水時,溶液溫度降低,該過程吸熱,ΔH總>0。根據蓋斯定律,反應焓變與途徑無關,ΔH總=ΔH+ΔH′=Q1+(-Q2)>0,Q1>Q2。A正確。
8.【答案】B
【解析】NaOH溶液在倒入小燒杯時,有少量濺出,實驗中生成水的量減少,放出的熱量減小,測得中和熱的數值偏小,ΔH偏大,只有B符合題意。
9.【答案】A
【解析】用焦炭為原料生成H2,要消耗大量焦炭,只能解決能源利用問題,不能解決能源緊缺問題;熱電站需要消耗煤炭,冶煉鐵、生成鹽酸也要消耗能量,能量在轉化過程中都有損失,這都不是最理想的途徑;地球上水的儲量巨大,太陽能取之不盡, A是最理想的制氫途徑。
10.【答案】B
【解析】反應是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徹底,在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應,最終放出的熱量小于196.64 kJ,A錯誤;熱化學方程式的焓變是指對應化學方程式量全部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在容器中當有2 mol SO2和1 mol O2發生反應時,放出的熱量等于196.64 kJ,B正確;反應熱是表示按照熱化學方程式計量數的物質的量反應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所以方程式的系數不變,反應熱不變,仍是﹣98.32 kJ·,C、D錯誤。
11.【答案】C
【解析】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SO2(g)+O2(g)2SO3(g)ΔH=﹣QkJ·,
由熱化學方程式可知,在上述條件下反應生成2 mol SO3氣體放熱QkJ,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生成的三氧化硫量小于2 mol,所以Q1<Q,
通入1 mol SO2和0.5 mol O2,如果轉化率與加入2 mol SO2和1 molO2相同,則放熱為kJ,但是此時體系壓強比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要小,所以平衡會向左移動,所以實際放出的熱量<kJ,即2Q2<Q1,綜上得:2Q2<Q1<197 kJ,所以Q2<Q1<Q。
12.【答案】A
【解析】需要葡萄糖的質量為×180 g·mol-1≈806 g。
13.【答案】D
【解析】根據小燒杯的體積可知,所需酸、堿量均為50 mL,分別用兩個50 mL量筒量取,A、B、C錯誤,D正確;采用0.55 mol·L-1NaOH溶液反應,可保證鹽酸完全反應,提高測量的精確度。
14.【答案】C
【解析】物質在參加反應過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與此物質的物質的量成正比,據CO2與NaOH反應生成Na2CO3和NaHCO3的熱化學方程式計算得到CO2與NaOH反應生成NaHCO3的熱化學方程式。0.5 mol CO2與0.75 mol NaOH生成0.25 mol Na2CO3和0.25 mol NaHCO3時共放熱xkJ,生成1 mol Na2CO3和1 mol NaHCO3放熱4xkJ;又已知生成1 mol Na2CO3放熱ykJ,則生成1 mol NaHCO3放熱為(4x-y) kJ,C正確。D中物質的量與熱量雖然匹配,但NaOH和NaHCO3的狀態標注不對,錯誤。
15.【答案】A
【解析】物質在參加反應過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與此物質的物質的量成正比,依據已知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計算出各自反應放出的熱量進行解答。要使反應維持在一定溫度持續進行,應保證反應2H2(g)+O2(g)===2H2O(g) ΔH2=-483.6 kJ·mol-1放出的熱量恰好被反應CH3OH(g)===CH2O(g)+H2(g) ΔH1=84.2 kJ·mol-1全部利用,即CH3OH反應吸收的熱量等于氫氣燃燒放出的熱量。
設需甲醇的物質的量為n(CH3OH),需氧氣的物質的量為n(O2),則n(CH3OH)×84.2 kJ·mol-1=n(O2)×483.6 kJ·mol-1,=≈5.74。
16.【答案】CH4(g)+2O2(g)===CO2(g)+2H2O (l) ΔH=-890.3 kJ·mol-1
【解析】寫熱化學方程式通常用三步法:第一步正確書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第二步補加狀態,第三步計算補充焓變。8 g CH4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時放出的熱量是445.15 kJ,則1 mol CH4在氧氣中燃燒生成CO2和液態水,放出890.3 kJ熱量,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CO2(g)+2H2O (l) ΔH=-890.3 kJ·mol-1。
17.【答案】(1)①②③④
(2)-285.0 kJ·mol-1 -393.5 kJ·mol-1
(3)1 425.0 kJ
(4)-283.0 kJ·mol-1CO(g)+O2(g)===CO2(g) ΔH=-283.0 kJ·mol-1
【解析】(1)四個熱化學方程式的ΔH均小于0,都是放熱反應。
(2)燃燒熱是指1 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定的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如C生成CO2(g), H生成H2O(l), H2的燃燒熱ΔH=-285.0 kJ·mol-1;C的燃燒熱ΔH=-393.5 kJ·mol-1。
(3)燃燒10 g H2生成液態水時放熱為×285.0 kJ·mol-1=1 425.0 kJ。
(4)將已知熱化學方程式④-③可得:
CO(g)+O2(g)===CO2(g) ΔH=-393.5 kJ·mol-1-(-110.5 kJ·mol-1)=-283.0 kJ·mol-1。
18.【答案】(1)Cl2(g)+2HBr(g)===Br2(g)+2HCl(g) ΔH=-81 kJ·mol-1
(2)62
【解析】(1)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表示的是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的量,ΔH與化學計量數成正比。0.2 mol HCl生成時放出8.1 kJ的熱量, 2 mol HCl生成時放出81 kJ的熱量,熱化學方程式為Cl2(g)+2HBr(g)===Br2(g)+2HCl(g) ΔH=-81 kJ·mol-1。
(2)化學反應的焓變:ΔH=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243 kJ·mol-1+2E(H—Br)-200 kJ·mol-1-2E(H—Cl)=-81 kJ·mol-1,2E(H—Br)-200 kJ·mol-1-2E(H—Cl)=-124 kJ·mol-1,斷開1 mol H—Cl 鍵與斷開1 mol H—Br鍵所需能量相差約為62 kJ。
19.【答案】(1)U形管里的紅墨水會沿開口端上升
(2)檢查裝置氣密性
(3)CaO和H2O反應放出熱量使大試管中壓強增大,引起紅墨水的液面在U形管中的位置左低右高
(4)CaO+H2O===Ca(OH)2
(5)1 mol CaO和1 mol H2O的總能量大于1 mol
Ca(OH)2的能量
(6)否
【解析】從提供的儀器看實驗目的,意在通過觀察U形管中液面變化說明左邊裝置中發生反應的熱量變化,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在實驗中大試管里的空氣受熱膨脹,故此實驗要求裝置必須氣密性良好,否則無法觀察到現象。
20.【答案】(1)243 436 -431
(2)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1
【解析】(1)化學鍵斷裂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學鍵要放出能量,則由表中數據可知ΔH1=243 kJ·mol-1,ΔH2=436 kJ·mol-1,ΔH3=-431 kJ·mol-1。
(2) 反應的焓變:ΔH=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在反應中H2(g)+Cl2(g)===2HCl(g),ΔH=(436+243-2×431) kJ·mol-1=-183 kJ·mol-1。
21.【答案】(1)-53.3 kJ·mol-1 (2)abcde (3)57.3 kJ·mol-1是稀的強酸與強堿生成1 mol H2O(l)和可溶性鹽時對應的中和熱,醋酸是弱電解質,電離時需吸收熱量,放出的熱量小于57.3 kJ,ΔH>-57.3 kJ·mol-1
【解析】(1)CH3COOH的中和熱ΔH=-cmΔT=
≈-5.33×104J·mol-1=-53.3 kJ·mol-1。
(2)a項,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必須好,否則影響實驗結果,正確;b項,配制NaOH溶液時俯視刻度線讀數,會導致NaOH濃度偏大,影響實驗結果,正確;c項,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醋酸的小燒杯中會導致熱量散失較多,c正確;d項,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溫度后,要將溫度計洗滌后再測定醋酸溶液的溫度,直接測定影響實驗結果,正確;e項,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會導致NaOH體積偏大,影響實驗結果,正確。
(3)57.3 kJ·mol-1是稀的強酸與強堿生成1 mol H2O(l)和可溶性鹽時對應的中和熱,醋酸是弱電解質,電離時需吸收熱量,放出的熱量小于57.3 kJ,ΔH>-57.3 kJ·mol-1。
22.【答案】(1)環形玻璃攪拌棒 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2)偏小
(3)不相等 相等 60 mL 0.50 mol·L-1鹽酸和50 mL 0.55 mol·L-1燒堿溶液反應,能生成0.0 275 mol H2O,而50 mL 0.50 mol·L-1鹽酸與50 mL 0.55 mol·L-1燒堿溶液反應只能生成0.025 mol H2O,因此所放出的熱量不相等;中和熱是指在稀溶液中,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 H2O時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因此所求中和熱相等。
(4)2.35
【解析】(1)為使溶液混合均勻、熱量迅速散開,除題目中的儀器外,還要用環形玻璃攪拌棒;中和熱測定實驗成敗的關鍵是保溫工作,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2)如不蓋硬紙板,會使熱量損耗,求得的中和熱數值偏小。
(3)反應放出的熱量和所用酸以及堿的量的多少有關,用60 mL 0.50 mol·L-1的鹽酸跟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進行實驗,生成水的量增多,放出的熱量增多;中和熱是指在稀溶液中,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 H2O(l)時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因此所求中和熱相等。
(4)分析三組數據可知第③組數據與前兩組數據相差較大,誤差較大,舍去,Δt==2.35 ℃。
23.【答案】2C2H2(g)+ 5O2(g)===4CO2(g)+2H2O(l) ΔH=-2 599.2 kJ·mol-1
C2H2(g)+O2(g)===2CO2(g)+H2O(l) ΔH=-1 299.6 kJ·mol-1
【解析】首先正確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然后標出狀態,最后計算出焓變。先寫出2C2H2+ 5O2===4CO2+2H2O,后改為2C2H2(g)+5O2(g)===4CO2(g)+2H2O(l) ΔH=-QkJ·mol-1,由(C2H2)燃燒熱為ΔH=-1 299.6 kJ·mol-1知Q=2 599.2。表示燃燒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2H2(g)+ 5O2(g)===4CO2(g)+2H2O(l) ΔH=-2 599.2 kJ·mol-1。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學計量數必為1,則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2H2(g)+O2(g)===2CO2(g)+H2O(l) ΔH=-1 299.6 kJ·mol-1,前者也可用后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