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反思
張海萍
本課題是新課標教材中的一個亮點,和原教材中“二氧化碳的制取”不同的是增加了“研究”一詞,所以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突出了研究的成分,增加了學生探究活動。本課題學生的活動時間占2/3以上,學生的實驗有三塊內容,一是制取二氧化碳所選原料的探究;二是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裝置的探究;三是用所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由于增加了學生探究,本課題擬用二節課完成,第一節課完成制取二氧化碳反應原理和原料的探究及裝置的設計與改進,第二課時在實驗室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
在制取二氧化碳所選試劑的探究活動中,學生都能完成五組實驗并從中選擇塊狀石灰石與稀鹽酸一組物質,對為什么選擇這樣一組物質,學生從直觀的實驗現象中得出了比較明確的答案,同時還發現粉末狀固體物質較塊狀物質與酸溶液反應速率快等等,得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第二塊探究內容是重頭戲,涉及到裝置的設計、改進等,用時較多,盡管學生設計的裝置中有不少的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有的不具有可操作性,但學生在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人興奮不已,課堂上學生的投入程度和表現出的主動性是很平時很少見的。
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運用了新課程理念,學生自主學習得到了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創設問題讓學生討論,適當點撥指導,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的處于亢奮狀態,水到渠成,在學生的做做、想想、說說、議議中愉快地完成本課研究。但是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也感到有兩點不足:一是學生實驗中對取用物質的量的要求沒有著重進行說明,做為對比實驗這是不可取的,對比實驗應該盡可能創設相同的條件;二是時間安排略顯倉促,對學生設計的裝置點評時間較少,不能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對自己設計的裝置進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