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幾乎每個班、每個年級都會有一些學生不愛做作業,也不及時交作業,也會有一些上課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甚至還有個別學生會在課堂上睡覺。上述的這種現象在我所帶的班級尤為嚴重。作為美術班的班主任,班級的學習管理一直是我最頭疼的事情。班級的學習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一個好的班級,和諧融洽、人人上進,在這樣的班級里,基礎好的孩子更加優秀,基礎差一點的孩子也會被環境“熏陶”得急起直追。這是我理想中的班級,雖然與現實反差很大,但是我一直在尋找有效的辦法。
《帶班常見問題與處理》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班級管理常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一個個的鮮活的案例給了我很多的靈感,也讓我反思了很多。想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先究其產生的原因。根據書中所講,結合我班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存在自卑心理
大多數學生之所以不愛學習,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他們在遇到挫折后,不但不能從科學的分析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反而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在“無論怎么學也學不會,學不過別人”的心理暗示下, 便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生經歷多次失敗后, 便將失敗的原因歸結于自身,認為自己沒有成功的能力,產生失落感和無力感。在這種感覺的支配下,他們不愿再嘗試,進而陷入“造成失敗—缺乏能力—失落感—表現降低”的惡性循環。我班大部分學生中考失利,進入高中學習后,發現自己在學習文化課上已遠遠落后于他人,很難在高考中取得理想中的成績。為了能夠考入大學,而選擇文化課要求相對較低的美術專業。在這種情況下,我班學生在文化課上的挫敗感遠遠大于成就感,普遍認為自己是沒有可能趕上他人的。
二、沒有學習動力
現在的學生家庭優越,他們并不認為上大學是改變他們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再者,美術班的學生以美術成績為前提,就算你不斷地強調文化課的重要性,他也很難聽得進去。美術聯考之前不重視文化課,想著等考完再說。美術聯考結束之后,成績好的同學,覺得自己沒問題,隨便學學就能過關;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認為自己再怎么學也沒有用了。 這種狀態下,互相影響,又怎能有很強的學習動力!
三、學生適應能力弱
如果學生適應能力弱,就很容易情緒波動,產生緊張、焦慮、不安的消極情緒。這種現象,在我班也有較突出的表現。學習美術與學習文化課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學習過程,這兩種學科對學生的要求也大相徑庭。學生從畫室走進教室,從一種心境走進另一種心境,適應能力強的學生能很快融入到學習中,然而適應能力不強的學生就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不適感。高三的美術生經歷了大半年的美術集訓,又外出參加校考近一個月,現在又重新坐進教室,需在45分鐘里全身心地投入到本已很陌生的學科中,倘若適應能力差,就會導致很多的不良情緒,而這些不良情緒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
找到了班級問題產生的原因,要怎么解決呢?書中介紹了很多的方法,也提供了相關的案例。書中那些教育案例,讓我看到了一個個優秀班主任的管理智慧,也體會到了作為老師對學生的用心與關愛。從這本書中我了解到: 班級學習管理,主要是通過班主任的措施激發,培養并完善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習慣、方法、能力等,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班級管理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兩種方式:班主任的直接管理和學生的自我管理。既要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體性。那么作為班主任的我,嘗試先從如何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這方面入手。
多年的班主任經驗告訴我,建立良好的班級氛圍是班級管理的目標。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良好的班級氛圍的前提。“理想教育”的一個重要理論是:想讓學生喜歡學習,就得先讓學生喜歡要他學習的人。情感是教育的潤滑劑,也是化解厭學心理的良藥。學生很容易將對教師的熱愛之情遷移到學習中來。不少學生認為:如果學不好,就對不住關心愛護自己的老師。如果能使學生熱愛老師,那么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將會源源不斷。師生關系無時無刻都影響著教育的過程和結果,感情的接近,心靈的共鳴,知識的啟發,能力的培養。師生之間只有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師生感情好時,老師表揚,學生認為是鼓勵;老師批評,學生認為是愛護。表揚和批評在融洽的師生感情中能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如果師生關系緊張,表揚則被學生認為是哄人;批評則被認為是整人。在這里表揚和批評就成了教育的障礙。那么作為班主任,不僅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要幫助學生與其他科任老師建立起良好的關系。美術班的學生,文科課存在著種種問題,那么必然會與各任課老師之間產生更多的矛盾與沖突,這就需要與兩方多溝通。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老師的不易與辛苦,對他們的關愛與期待,另一方面積極、主動地給各任課老師介紹本班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并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在這種和諧的氛圍中,老師感受到了學生的尊重,學生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愛,學習也就有了無窮的動力!
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諧了,如果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很和諧,那么將會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心理學實驗表明,心情愉快的時候,人的學習效率會更高。當學生處于愉悅的心情時,就有可能主動學習,而且學的更好更起勁。在和諧的班級氛圍中,師生相處是融洽的,生生相處是融洽的,學生才能帶著愉悅的情緒投入到學習中。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 班主任應先調整自己的情緒,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利用主題班會,個別談話等多種方式,多與學生交流溝通,使他們以開放的心態,與同學相處,心情舒暢地投入學習。
關系融洽了,學習生活還需要些色彩。進入學校后,“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單調、乏味,它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和活動空間。此時,一個充滿趣味的良好的學習環境將能促進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好奇、好玩、好動、好積極思維的特點,引導學生參加一些豐富多彩的文化和體育活動。這一點我體會頗深。記得在高一個時候,臨近會考,班里的成績很差,老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可學生卻無動于衷。面對這種情況,我班組織了幾場籃球賽。結果,球場上的熱情感染了教室里的學習氛圍。我班順利地通過了那次會考。由此可見,恰當的文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
上述是我讀書的一些心得。看了很多、想了很多!班主任要如何加強學生的學習管理?我想最好的答案就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打造一個和諧的、有溫度的、多彩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