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一小學老師的“辭職信”刷屏了。寫信的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班主任,此前,這位老師把學生在校默寫古詩的成績和照片發到了家長群里,引發了部分家長的不滿。隨后在網上發酵,引發了網友熱議,有支持也有反對。
這個話題引發了網友熱議,而其實,熱議的背后是,家長和老師的關系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很多人都關心,家長到底應該如何更好地與老師形成教育的合力?
畢竟,孩子走進學校,老師對他的影響非常大。而老師對孩子的態度,并不僅僅取決于孩子,某種程度來說,也會受到家長的影響。所以,家長們應該思考,到底如何避免一些與老師交往中不應該出現的行為 。而同時,老師們也應該反思,到底應該如何更好地與家長相處,在家長群已經成為家校溝通標配的今天,老師如何用好這種溝通方式
家長,這幾種行為你有嗎?
一、事情沒搞清楚之前和老師吵鬧甚至動手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一時沖動憤怒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去學校“討說法”之前,一定要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主動道歉;如果是別的孩子的錯,可以去和老師說明一下情況,讓老師來協調處理;如果是學校和老師處理不得當,可以先跟學校和老師協商下一步處理辦法。
二、不把學校、老師的規定當回事
對于學校和老師的規定,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比如很多學校會規定不讓學生帶手機,不管家長是否贊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學校的規定。
如果家長對一些規定很有意見,默許甚至鼓勵孩子違反規定,這會讓學校和老師非常為難。也會給老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因為對于家長來說,只需要面對自己的孩子,但是對于學校,需要面對幾百幾千的學生。很多看起來不合理的制度,往往就是為了保護大部分孩子的安全和學習環境。
三、不參加家長會、不和老師溝通,不懂得在孩子面前維護老師
孩子的教育,第一負責人應該是家長,而且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長,老師希望能和家長建立聯系,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好能及時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因此家長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時間去參加家長會。如果實在無法抽身,也最好定期和老師溝通。
否則老師不確定你是否對孩子的教育關心,也不確定你孩子出現問題后自己的處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會知道孩子在學校出現的一些問題是否與家庭問題有關。
孩子最終教育成什么樣,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決定的。不與老師溝通,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自然很難因材施教。
一位資深的班主任曾說:“家長與學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會成功。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說,凡是家長不與學校配合的,結果都是悲劇,這在我的教育經歷中無一例外。”
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長要極力維護學校和老師——不是假惺惺地做戲(因為孩子都能察覺出來),而是要真心實意地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四、拿個別現象評價整個教師群體
就像這個世界最想讓病人健康的是大夫,那這個世界最想讓孩子優秀的就是老師了。能把學生教得個個優秀,是每個老師最大的夢想。
有些家長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一旦社會上出現一些教育事件,都會認為整個教育行業出了問題,對自己孩子的老師也大加指責。
如果家長能對老師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體諒,老師自然也會報之以對孩子的寬容和鼓勵,這種良性循環,最終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五、以領導姿態面對老師
在幾年前做過這樣的一個調查:老師最厭煩哪種家長?以領導姿態面對老師的家長排在了首位。
現在很多家長會覺得,教育是服務行業,我交了學費,老師就應該給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務。但是教育不是服務,它是心靈層面的引導和滋養。
對待老師最好的態度是尊重和信任,因為也只有這些才能激活老師內心最崇高的情感,才能讓老師用心去對待孩子,給孩子一份最優質的教育。
如果我們社會最后一片凈土——教育,都抬不起頭了,那么我們的社會還有什么希望,孩子還有什么希望,民族還有什么希望?
集體溝通時,教師要注意啥?
在網絡時代,很多教師都建立了家長微信群,以便和家長實時溝通。這是典型的集體溝通方式,相比個別溝通,集體溝通蘊含的學問更大。
曾國藩曾說過:“揚善于公庭,規過于私室。”在家長群里,應多采用積極的態度,對孩子的努力和成績給予表揚,而不是批評孩子不努力。因為對犯錯誤的人來說,被當眾批評帶來的激勵作用甚小,所造成的傷害卻很大。
在家長群中還可以分享教學進度。許多家長抱怨無法從孩子那里聽到“實話”,不知道教學進度和學習任務要求。因此,教師可以在家長群中分享教學進度和學習任務要求,這無形中延長了教師的手,使得教師和家長的合作更加“親密無間”。
寫在最后
總之,無論如何,
老師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同時,
也希望家長們能多多諒解。
請善待每一位教師
特別是那些真心為孩子好的老師
請家長多一分寬容和理解
多給老師一些尊重和信任
老師一定會加倍珍惜你的孩子
家長和老師之間彼此信任、理解,
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
走上理想的彼岸架起一座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