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次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學校發展教師是關鍵,為了保證學校的持續高速發展,匹配目前社會的良好榮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我校教師資源的整體優勢,充分發揮 “張淑麗數學工作室”、自治區骨干教師、銀外學科帶頭人、銀外骨干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發揮其在課堂教學、課程改革(五步法)、課題研究及師資培訓等方面的示范和引領作用,特組成幫扶共同體,開展青年教師“共同成長與名師同行”拜師結對活動。通過這項活動的開展,為青年教師專業發展搭建平臺,建設一支善育人、精教學、會研究、能創新的教師隊伍,以達到全體教師變教為引、變學為思、以引達思、促進發展、共同成長的目的。
2、銀外青年教師的主流是積極進取,昂揚向上的,但青年教師要居安思危,要加強基本功訓練和團隊精神的養成,要厚積、有恒、深思、求異。
3、青年教師要珍惜當前學校發展的機遇,加大時間和精力的投入,虛心學習,把握自我、打造自我、提升自我。
二、活動目的:
1、提高青年教師備、教、改、輔、考等教學環節的能力、熟練駕馭教材和
課堂的管理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
2、提高青年教師做學生思想工作的能力。
3、提高青年教師適應環境的能力,使青年教師在政治上積極向上,作風上嚴謹求實,業務上獨當一面,生活上高雅充實,師德上高尚純粹。
三、范圍:
遵循“學無先后,達者為師”得原則,按照學校工作計劃,本年度開展主題為“共同成長、與名師同行”的拜師結對活動,現將拜師結對范圍予以明確。
1、指導教師:由自治區骨干教師、銀外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組成。特殊情況下,指導教師可以由科跨年級骨干教師擔任。
2、被指導教師:在我校任教的青年教師。
四、指導教師的責任與義務(師徒協議) :
1、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在師德、工作態度、教學業務、班級管理等方面做出榜樣。
2、指導教師要培養青年教師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理解熟悉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教材、進行教法的具體指導,全程指導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每學期初指導被指導教師訂出學期教學計劃,幫助審核作業、教案、學案。
3、指導教師每月必須聽青年老師的課2節(含2節)以上,并對存在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
4、指導教師每周必須抽查青年教師的作業批改情況1次,教案、學案備課情況,并就被指導者出現的問題提出意見。
5、指導教師每月至少找青年教師談心2次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
五、被指導教師的責任與義務 :
1、認真貫徹師德規范,自覺執行師德標準,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認真鉆研教育教學理論,認真執行教學常規,積極主動爭取指導老師的幫助,虛心學習,有疑必問。
3、每周至少聽2節課。其中1節為指導教師的課,1節為其他老師的課。提倡多聽課,特別是同課頭教師的課,做到取一家之本,采眾家之長,創自己風格;
4、主動把自己的作業、教案、學案交給指導教師審閱,每周不少于1次。
5、在教學中若遇有爭議的問題應主動與指導教師商討,力避教學中出現知識性錯誤。
6、每學期認真研讀1本教育理論專著,并認真做好讀書筆記;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和備課活動,參與期中、期末的考試命題,積極參加校級間同課異構、校內組織的風采大賽和研討活動。
六、考核與獎勵:
1、此活動的考核從三個層面展開,一是每月一次的常規考核,和學校每月進行的教案檢查同時開展,重點檢查聽課記錄,交流記錄,作業抽查記錄和教案抽查記錄。二是教學業務考核:通過公開課、示范課或教學比賽(含青年教師風采大賽、校際間同課異構)等方法進行;三是教科研能力考核:通過參與課題研究和撰寫論文的情況,由教務處進行考核。
2、指導教師的工作業績納入學年度學校骨干教師績效考核、職稱評聘并存入個人業務擋案。
七、“成長共同體”活動組織機構 :
學校成立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教務處、教研組等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同時成立師徒結對考核小組。
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薛海林 副組長:邵月芬
組員:王伏成 張愛斌 陳璞
八、結對教師名單:
語文:
李后林——馬思琪 李慧——郭瓊
數學:
黃小全——馬小龍 田興虎—— 顧曉輝
政治
劉薇——吳佳麗 司慧——蘇周美
地理
張俊梅——石春燕 來捷
美術
張愛斌——呂金祥
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
201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