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學習的分組要科學
合理分組,能使小組成員之間產生積極的互促作用,避免小組之間的不公平競爭。課堂上我們要根據學科內容、學生的特點進行科學的分組。
首先,每組中必須具備一名有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樂于助人的學生作為每組的小組長。通常在小組活動的時候,他可以擔當起“小老師”的角色,負責組織小組的合作學習;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夠引導本組學習困難的同學掃除學習上的障礙;在偏離學習目標時,能夠掌握好分寸,以至于不偏離討論的話題。例如,在學習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利用每一小組成員所帶的物體,讓他們富有創意地拼擺出各式的事物。這時候,組長就充分地顯示出了自己的優勢,給小組其他成員進行分工,最后,每一組擺成了一件作品。如天津電視塔、高樓、火車、機器人等。
再有,每組還要有一位書寫規范的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習中,每組中有一個這樣的學生,我們每次在書寫數學或算式的時候,讓每組都有一個學習的目標。如有條件的話,每組最好有一位能歌善舞的學生。這樣我們在小組游戲的時候由這樣的學生來帶動每一組,課堂就會充滿活力。
二、合作學習的任務要得當
合作學習的任務要難易適度。如果合作所要完成的問題不加思考就可以完成,這樣,小組合作則是流于形式。對問題不能有實質性的深究。如果所布置的問題太難,學生則不知如何下手,這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而且也會造成學生對合作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在備課的時候,設計好小組合作的任務,巧妙地抓住學生的質疑,精心地設計好問題。
三、合作學習的程序要清晰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尤其是討論交流中,有時往往是亂哄哄的一片,看似討論激烈其實沒有實效性。導致討論以后也沒有尋求到最佳效果,這樣也就失去了小組合作的意義。因此,在小組合作、討論之前,先讓學生充分地獨立思考片刻,然后各抒己見,進行充分的交流,而后再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從而確定本組的最佳方案,最后進行全班的交流,得出最后的結果。
四、合作學習的時間要適當
首先,每次課堂上小組合作的次數要得當。一堂課的分組討論不宜過多,只有這樣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集中、深入,獲得較高的質量。
其次,每次合作討論的時間要恰當。有的教師在討論的過程中見有的學生總是“滔滔不絕”而不忍心打斷,以至于拖拖拉拉浪費時間。而有的教師為了要按時完成任務,學生剛進入角色,就急于做總結,導致了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其實,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前,要對小組學習的時間做一個大致的估算,做到心中有數。小組合作時,教師要參與到每個小組的學習與討論之中,隨時把握各組的學習情況,靈活地運用教學機制,調整學習時間。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合作效果。
五、合作學習的評價要全面
評價是否全面也是提高小組合作效率的一種有效途徑。
首先,小組之間的評價。要讓學生充分地考慮到每個小組是否都積極地參與到小組的合作之中,每個小組在合作中是否互相協作,每個小組是否在活動中有所創新,每個小組活動是否遵規守紀,等等。這些評價的方位要全面,因而評價的重點也要側重于學習的過程。
其次,評價又分為自我評價和民主評價。自我評價,作為小組成員,首先要實事求是,對本組的水平及其表現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既能發現優點,也可以找出本組的不足。而民主評價則是要多發現其他組的優點,讓本組從中學到某些長處。從而既促進小組成員合作的積極性,又能形成一種良好的組與組之間友好競爭的良好氛圍。
總之,通過近一年的小組合作的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充分體現,就是要充分利用不同層次、不同特點、不同愛好的同學之間的學習差異,組織安排好小組交流、合作學習,讓學生在相互啟發中共同探究、理解知識、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