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現代文閱讀能力
語文組 何春玲
如何提高初中生現代文閱讀能力是每一個語文教師所面臨的難題.那么,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呢?我們都知道,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教學的首要任務。那么我們如何讓學生跳出傳統的語文學習圈子,形成自主型閱讀、鑒賞能力,是擺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我結合農村初中生學習、生活的實際,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談一談我的粗淺認識。
一、借助課本的平臺,提高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語文學習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學只學會一篇課文,懂得一篇課文,而是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當學生學會讀書時,才能自覺地發現文章在遣詞造句、寫作手法、中心結構等方面的巧妙所在,進而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使學生品讀文章、分析文章的能力得到提高。根據學生實際,進行深入的理解:
1.能積累較多的詞匯,理解關鍵性詞語在句中的含義和作用。
2.能分析文章的段落結構,歸納段意和中心思想。
3.能整體感知語段或篇章,理清文章的線索和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選取了哪些材料,表現了什么中心,采用什么文體及表達方式,文章怎樣起承轉合等。
4.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關鍵性語句(中心句),分析與其他語句之間的關系。
5.能根據不同的表達方式和語體特點閱讀課文,了解基本的寫作方法。
6.能從文章的內容中體會作者的態度和觀點,能分析主題思想及其意義,并做出自己適當的評價、鑒賞評價能力
二、學習名家寫作技巧,提升遷移運用能力
通過閱讀教學,學生在作文課,可以把他們學過的課文,再次拿出來從另一個角度進行重新整合,給予學生寫作上的指導。通過《看戲》、《口技》的課文學習,讓學生體會出對演出進行正、側面描寫的方法,以及調動感官,運用多種修辭對演出進行多角度的描寫方法,可以更加生動的表現演出的精彩。讓學生在作文課上模仿、利用這樣的寫作技巧,對學校教師節演出中的某個節目進行寫作,這樣,課本的學習與生活體驗相結合,學生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能夠在自己的寫作中自然的使用寫作技巧。
三、確定目標,引導學生認識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作為語文教師,應當了解每個學生喜歡閱讀哪方面的文章,什么樣的文體最適合學生的口味,要引導他們明確預習目標、課堂學習目標、課外閱讀目標。目前普遍情況是:七、八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時間比較充裕,九年級就不同了。我們教師就得結合學生實際,指導明確課外閱讀目標、方法,進而形成能力,在實際運用中才能得心應手。
四、用快速閱讀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依據相關資料表明,初中生中等水平以上的學生每分鐘閱讀500~600字的水準,嚴格要求在活動課上展示,評議其效果存入進步檔案中。時時提醒學生注重養成快速閱讀的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一熟三分巧”。快速閱讀養成習慣,最有益于做好閱讀題。為此,凡是課本要求全程理解、研討的篇目,我都要求每個學生快速閱讀訓練過關,進而默寫過關,其方式不拘一格,關鍵在效果。實踐證明,快速閱讀法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是功不可沒的。無論哪個層次的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了,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能力也就順理成章地顯示出來了。
學生實際能力昭示著廣大教育工作者:教與學過程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形成,細化到一個標點符號的書寫和它的作用都不可忽視。學生在教師影響下,能體會到語文的魅力和作用,閱讀能力的形成并非是很難實現的事情。作為語文教師,以實際行動去實施新課標教學法,敢于創新實踐,語文素養的活水就能滋潤其他學科結出理想的碩果,富有閱讀能力的創新型人才,才是繼承和發展中外優秀文化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