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及其化合物
一、鐵的結構
1.鐵是26號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屬于過渡元素。
2.鐵在金屬的分類中屬于黑色金屬,重金屬,常見金屬。純凈的鐵是光亮的銀白色金屬,密度為7.86g/㎝3,熔沸點高,有較好的導電、傳熱性,能被磁鐵吸引,也能被磁化。還原鐵粉為黑色粉末。
二、化學性質
1.與非金屬反應:
2.與水反應:
3.與酸反應
1)與非氧化性酸反應:
2)與氧化性酸反應
①常溫下,鐵在冷濃硫酸,濃硝酸中發生鈍化
②與濃硫酸反應:
4.與鹽反應:,,
三、鐵的化合物
1.鐵的氧化物
2.鐵的氫氧化物
(1)的制備
易被氧化,在制備時應注意:
①晶體中不能有;
②配制后的溶液中要加入少量鐵粉;
③配制溶液的蒸餾水以及所用NaOH溶液均須煮沸以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氣。
實驗:溶液中加NaOH
a.現象:生成白色沉淀,后又迅速轉變為灰綠色,最后生成紅褐色
b.為了防止滴加NaOH時帶入空氣,可將吸收NaOH的長滴管伸入溶液液面下,再擠出NaOH溶液。
c.為了防止被氧化,還可以向盛有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煤油或其它密度比水小但不溶于水的有機物以隔絕空氣。
(2)膠體的制備
向加熱沸騰的蒸餾水中加入溶液,待出現紅褐色時,停止加熱,便可得到膠體。
制備時要注意:①不可長時間加熱,因為加熱會使膠體凝聚;②不能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中的電解質也可使膠體凝聚。
四、鐵鹽和亞鐵鹽
1.、的檢驗:
(1)的檢驗:
①鹽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現象是溶液變紅色,反應方程式:
②向鹽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現象是產生紅褐色沉淀,反應方程式:
(2)的檢驗:
A.向鹽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硝酸、等)。現象是先無現象,加氯水后溶液呈紅色,反應方程式:
B.向鹽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轉變為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沉淀,反應方程式:
2.的氧化性、的還原性
(1)的氧化性:
向溶液中加入鐵粉,現象是溶液由棕黃色變為淺綠色
對應離子方程式:
還可以與HI、發生
(2)的還原性:在較強的氧化劑的作用下會被氧化為
向溶液中通入氯氣,現象是溶液由淺綠色變為棕黃色
對應離子方程式:
除雜:滴加氯水,加入鐵粉
3.亞鐵鹽、鐵鹽溶液的保存
(1)、等亞鐵鹽溶液保存時,要加入少量鐵屑(防止被氧化)和滴入少量相應的酸溶液(抑制水解)。
另外要注意,保存溶液時,只要加鐵屑防止氧化即可,不能加來防止水解。
(2)、等鐵鹽溶液保存時,要加少量相應的酸溶液(抑制水解)。
4.鹽的水解
為典型的弱堿陽離子,通常情況下,在水溶液中只有少部分發生水解。但在一定條件(如加熱,遇、、等)下,水解程度會增大,甚至會發生徹底的雙水解。
另外,加熱并蒸干的水溶液,由于為一吸熱反應,且HCl易揮發,加熱會使平衡不斷向右移動,最終變成,再灼燒,,最后留下的物質為
而加熱并蒸干的水溶液,由于水解產生的難揮發,加熱不會使平衡不斷右移,只能使水份減少,酸度增強,最后仍留下
銅及其化合物
一、銅
1.物理性質:顏色:紅色(紫紅色)金屬
2.化學性質:價態:+1(不穩定)+2(穩定)
3.與某些非金屬單質反應:
(1)與氧氣反應:
(2)與硫反應:
(3)與氯氣反應:
4.與酸反應:(非氧化性酸不反應)
5.與某些鹽反應:
二、銅的氧化物
1.CuO(黑色),(紅色)
2.與酸反應:
3.與還原性物質(如、CO、C等)反應:
三、銅的氫氧化物及其反應
:藍色物質,不溶性弱堿
1.受熱分解(是難溶堿的共性)
2.弱氧化性: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
配制新制的懸濁液:
四、銅鹽及其反應
堿式碳酸銅(銅綠)受熱分解:
鎂、鋁及其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