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藺相如列傳》 主備人:田春梅 集體備課人:楊志學、王金濤、董彥楠 備課時間:2019年5月17日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司馬遷的生平和他的著作《史記》,積累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識。 2、學會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寫作特點 3、認識廉頗、藺相如思想的可貴之處---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積累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識 教學難點 學會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一課時
【問題引入】 1. 掌握作家作品及其思想,理解文章標題的含義及文體知識 2. 借助課文注解翻譯課文1-13段 3. 歸納1-13段中文言現象和段意 一、導入 【自主學習】 (學生)1.熟讀課文,把握文意 2.翻譯課文,歸納文言現象及文章結構 【小組交流】 (學生)學生活動:小組長主持分工,解答以上問題,選出回答問題的代表,并展示小組討論成果 (教師)根據小組展示情況反饋,點撥、糾正、補充完善。 個性補充: 背景鏈接:戰國(公元前475一前221)是一個兼并劇烈的歷史時期。本「之人文所敘史實發生在公元前283年到公元前279年之間。在此之的來前,秦早已占領了巴蜀,并奪取了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為就大敗楚軍,初步形成了統一全國的趨勢。在此期間,秦以主力圖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縣、均縣等地)及漢水北岸,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盡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對趙的進攻,所以如何對付秦的挑戰已成為趙國安危之所系的大問題。廉頗和藺相如就是在這個歷史舞臺上起關鍵作用的人物。 《史記》補充介紹
本紀(12篇):專述歷代最高統治者的政治活動。(如(項羽本紀》 學習1-13段 1.學生對照注釋看課文,將注音、部分疑難詞語的注釋寫到原文中。 2.師生共同疏通,明確重點詞語。 3.落實文句翻譯 4.品讀“完壁歸趙”的故事,分析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諸侯” (1)藺相如出使前初顯膽識:“寧許以負秦曲” (2)藺相如從哪些地方看出秦王“無意償城”? 明確:秦國不合禮數有三:章臺不是接見外臣的場所;美人不是禮待外臣的人員;“左右皆呼萬歲”,左右侍從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禮節
(3)藺相如發現秦王“無意償士”后怎么辦
明確:首先使出緩兵之計,要秦王齋戒,設九賓禮;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趙國 明確:①義責秦王朝歷來言而無信,“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東者也”。干脆說明璧已經歸趙:“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②以“秦強而趙弱”的事實,說明只要“堅明約束”“趙立奉璧來”。③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④提出希望:“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暗示秦王殺使者不是好辦法
(6)概括:寫“完壁歸趙”,著重表現藺相如的大智大勇。 【問題征詢】 (教師)征詢學生對本文實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現象的質疑,并解決。 (學生)學生反饋學習情況,提出疑問 【課堂訓練】 完成《高效課堂》第76-77頁習題 步驟三:課后固學 【鞏固練習】 1. 完成《課時跟蹤檢測》“文言基礎專練”(1-6題)。 第二課時 課中引學 (教師)檢查課文上節課的練習 學習14-16段(教師引導)
1.學生對照注釋,試翻譯 明確:一是“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二是“趙亦盛設兵 學習14-16段【自主學習】 1.學生共同翻譯課文。 2.劃分層次分三層: 第一層(第17~18段),寫相如“拜為上”,魔頗居功自做,相如退讓。 第二層(第19段),寫相如不計私怨,說服含人 第三層(第20、21段),寫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好。這一部分內容可以用“廉藺交歡”來概括。 (1)研讀第一層: ①廉藺產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②廉頗揚言見到相如“必辱之”,相如是如何對待的? 明確:相如有意退讓,“不肯與會”“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即使見到廉頗,相如也“引車避匿”。從這里可以看到相如的大度與氣量 (2)研讀第二層:相如如何說服舍人的?相如退讓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相如采用比較法來說明道理。由此可見,相如對魔頗了的忍讓,是出于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目的。 (3)研讀第三層 ①廉頗聽到相如的話后如何表現? 明確:“肉祖負荊”,登門謝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比較兩個“之”的用法;前一個“之”,助詞,相當于“的”;后一個“之”,代詞,代“我”。)? ②由此看出廉頗具有何種品質?明確:知錯能改,坦白直率。 ③“廉藺交歡”的思想基礎是什么?明確:愛國,愛趙國,仇恨秦國。(要求學生講解“刎頸之交” 這個成語)
【小組交流】 學習要點:你這樣看待藺相如的形象? 【課堂小結】 【問題征詢】 (教師)征詢學生對本節課課文知識的梳理及其文言知識的歸納情況 (學生)學生反饋學習情況,提出疑問 【課堂訓練】 課后固學 【鞏固練習】 1.完成《課時達標》128頁。 第三課時
課中引學 (教師)檢查上節課的練習 【問題引入】 1. 人物形象刻畫?2. 本傳記的寫作技巧 【自主學習】 根據前兩節課的學習,概括人物形象 學生:討論分析。 教師:明確(傳記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概括人物性格并舉例說明。 1.藺相如 (1)有智謀 A相如從利害觀點分析,指出繆賢不應逃亡燕國,應向趙王請罪,結果繆賢真的被免罪。 B.決定要奉璧至秦和提出“寧許以負秦曲”的看法,可見他有獨特的見解。 C.當相如看出秦王無意償城時,便以璧有瑕為借口取回璧,并拖延時間,安排將璧送回趙國。 D.澠池之會上,相如智迫秦王擊缶,又以秦獻咸陽作為趙王的獻禮回擊。 (2)勇敢機智 A.他勇于向趙王自薦奉璧出使秦國,并保證能夠完成任務。 B.在秦廷上,相如持璧倚柱而立,又怒斥秦王無禮也無意償城,并表示與璧同歸于盡。 C.璧送回趙國,相如一人獨對秦王,以不卑不亢的言辭,視死如歸。 D.澠池會上,相如以死脅近秦王擊岳,當秦臣殺他時,相如張目叱之,嚇退他們,表現出膽色過人。 (3)愛國忠心 A.兩次以死相脅,甘心為國犧性性命。 B.深明大義,以國家的前途為重,私人人恩怨為輕,愛國忘私。 【小組交流】 討論(一)廉頗的性格特點及其表現。明確: 1.心胸狹窄 2.善于謀略 3.勇于改錯 (二)分析本文的寫作技巧(探究)
明確: 1.選取典型事件刻畫人物形象。(三個故事,集中、凝練,鮮明) 【課堂小結】 課后固學 【鞏固練習】 1.完成《課時跟蹤檢測十一》 2.歸納文中的文言詞句(現象)
|
一詞多義
⑴負①秦貪,負其強(依仗,憑借)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辜負,對不起)③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違背)④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使……承擔)⑤謙頗聞之,肉袒負荊(背著)
⑵使①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從者衣褐(讓)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⑶引①引趙使者藺相如(引見,延請)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車避匿(牽,拉,引申為掉轉)
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白白的)②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只,只不過)
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僥幸)②而君幸于趙王(寵幸)
⑹以①以勇氣聞于諸侯--憑②愿以十五城請易璧--用,拿③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來,連詞④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用以,用來⑤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