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審題立意方法及訓練
一、審題
審題是寫作的第一步,是構思的前提和基礎,但是如何審題一直困擾著很多的同學,如今,筆者提煉出幾種審題方式,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找對象
看看材料社稷的對象有幾個,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兩個甚至兩個以上對象,這幾個對象之間如果無明顯的主次之分,從理論上來說,每一個對象都可以提煉出至少一個觀點。
2.分主次
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幾個對象,但這幾個對象并不是并列的關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們在審題時就應該分清主次,從主要對象入手進行分析,而不是次要對象,否則有可能出現偏題現象。
3.辨關系
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幾個對象,而且這幾個對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審題時一定要辨析清楚這幾個對象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
4.析含意
有些材料運用比喻或蘊涵哲理,審題時我們首先應該認真分析,仔細揣摩,從而揭示出材料所蘊涵的意義或道理,并以此作為立意的根據。
但是,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會發現,雖然很多同學理清了關系,還是提煉不出來重點,對于材料好像是理解了,但是不知道寫什么。
那么,你就用下面的方法進行確認吧。
二、用一定的思維方法解析材料
下面我介紹的這種方法——“概括中心法”,是最保險,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
1、概括中心:人物或者主體﹢事件﹢結果
2、詢問原因、提煉道理(一般有關鍵詞句提示)(也要學會問為什么)
3、組織觀點句,壓縮成主謂賓句子
說白了,就是什么人發生了什么事情結果是怎樣。
三、立意
古人云:“文貴立意。”“每個人各自的想法”即是指文章的立意。只有先確立好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才知道要寫什么,需要些什么來寫,且它的好壞關系著整篇文章的成敗。
1.抓關鍵句法
關鍵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關鍵性語句可以作為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鍵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材料】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的男孩,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長交給他一塊石頭,說:“明天,你拿這塊石頭去賣,但不是真賣,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買那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晚上,院長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叫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最后,院長叫男孩到寶石市場去賣這塊石頭,結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甚至被傳揚成“稀世之寶”。院長對男孩說:“生命的價值也就像這塊石頭一樣,一塊很不起眼的石頭,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值。”
【分析】很多同學以“珍惜”為話題,寫“珍惜友誼”、寫“珍惜時間”、“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學習機會”等,都未免偏頗。只要我們再全面深入地進行分析,就會明白這則材料的主旨才是話題--“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材料對“珍惜”有了更具體的限制。
2. 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關系的聯系形式存在的。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象或結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象或結果的本質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個六歲的孩子,放學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蘋果。只見他讓蘋果橫躺下,一邊是花蒂,一邊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間。剛要切,爸爸趕忙喊到:“切錯了!切錯!”話音剛落,蘋果早已被切開,兒子拿起一半給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顆五角星!”只見蘋果的橫斷面上,由果核的輪廓組成了規則的五角星。
【分析】為什么會出現五角星圖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規而橫切蘋果。可引申出結論:創造性思維能獲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3.提煉中心法
這是寫材料作文最為常見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寫材料作文時,如果能準確地提煉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為文章的主旨,一定會使所寫文章既切題又有深度。所以,寫材料作文時應盡量采用這種方法來立意。
【材料】一次,蓋達爾旅行時,有一個小學生認出了他,搶著替他提皮箱。小學生見皮箱十分破舊,便說:“先生是大名鼎鼎的蓋達爾,為什么用的皮箱卻是隨隨便便的呢?太不協調了。”“不協調嗎?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卻是隨隨便便的,那豈不是更糟?”蓋達爾笑著說。
小學生看著蓋達爾笑了。
【分析】分析這則材料,我們可以提煉出這樣的中心意思:這則材料通過寫大名鼎鼎的蓋達爾和小學生關于皮箱破舊的對話,表達了身外之物可以隨隨便便,但做人卻不能隨隨便便的道理。據此,學生可以提煉出如下兩種觀點:(1)做人不應該隨隨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徒有虛名。
4.多向輻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較散,常常會出現許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對于這樣的材料,審題時學生可以采用多向輻射的思維方法圍繞材料展開多角度立意。比
如,既可以著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著眼于乙事物立意,還可以著眼于甲乙兩事物的關系立意;既可以聯系事物(對象)的正面立意,還可以聯系其側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數學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第二十四屆國際數學大會開幕式。
在誕生過張衡與祖沖之的華夏古國召開這樣的大會是我們祖國的一大盛事。大會名譽主席--97歲的陳省身教授坐在輪椅上發言時,身邊的國家主席欠身為他調好麥克風。陳省身在發言時含蓄地說:“中國數學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大會頒發了數學領域與計算機理論運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獎”菲爾茨獎“與”內萬林獎“。三位獲此獎項的都是”老外“,他們都只有36歲,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這則材料,學生可以采用多向輻射法進行立意。(1)從主席欠身為陳省身教授調整麥克風的細節出發立意--我們國家以及國家領導人非常尊重知識和科學,對科學家更是充滿無限敬意。(2)從獲獎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國的科學工作者任重道遠,我國還需要再次吹響”向科學進軍的號角“。(3)從三位獲獎者全是36歲的角度立意--我國在科學領域也要”年輕化“。
這樣提煉出多個立意后,學生應該擇優進行寫作。
5、求異同法(異中求同、同中求異)
【材料】
一、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當斷臂的維納斯出現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趨之若鶩的好事之徒。他們提出了種種接上維納斯斷臂的奇思異想。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一種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贊賞。
二、有一次,記者問棒球明星史蒂夫o加里威:“你從來沒有哭過嗎?”史蒂夫回答說:“是的,我從不掉淚。”記者又對他說:“我認為你倒不如像大多數人一樣,有時不妨也掉掉淚,這樣才能證明你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有喜怒哀樂的人,一個感情豐富的男子漢。”
【分析】這兩則材料表面上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仔細一分析,學生就會發現,它們在本質上有許多相同之處。顯然,材料一中的好事之徒和材料二中的記者都是求同心理在作怪。這就是這兩則材料的共同點,據此學生可以確立這樣的立意:(1)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2)不可用狹隘的經驗看待世界和生活。
四、強化訓練
1.校長帶學生跳鬼步舞惹爭議,你怎么看?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60分)(四川瀘州二診)
前段時間,山西臨晉鎮西關小學校長張鵬飛帶領學生跳鬼步舞課間操的一段視頻走紅網絡。張校長表示,之所以會在全校推廣鬼步舞課間操,是因為現在很多學生都沉迷于電腦和手機,缺少戶外活動。跳“鬼步舞”需要敏捷的動作和矯健的力量,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體能訓練。學校里沒人會跳鬼步舞,他便親自從廣場上跳舞的人那里去學,然后教學生們跳。對于這件事,人們議論紛紛。有人認為,課間操時張校長帶頭教跳鬼步舞,為師生們樹立了榜樣,值得點贊;有人認為這是對傳統課間的一種革新,學生喜歡,娛樂鍛煉兩不誤;也有人認為,張校長這種做法,是為吸引觀眾眼球,有點嘩眾取寵。
對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
限制性
1.這是一道時事材料作文題。材料的前半部分交代了事件背景,后半段列舉了人們的議論。從審題來看,切入點應該是后半部分,議論的是張校長帶領學生跳鬼步舞的行為,所以寫作時不能離開這個出發點。
2.任務指令“對此,你的看法是什么”中的“此”指代的是事件本身,“你的看法”是針對人們的三種觀點進行思考、權衡和選擇,也就是要求考生要從就事說事和就是說理這兩方面來寫作。離開事件的說理就視為偏題。
3. 價值取向限制。張校長教學生鬼步的原因是因為很多學生都沉迷于電腦和手機,缺少戶外活動。跳“鬼步舞”需要敏捷的動作和矯健的力量,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體能訓練。所以必須肯定他的出發點。他親自從廣場上跳舞的人那里去學鬼步,然后教學生們跳,這也是難能可貴的行為。所以對否定張校長的做法價值判斷應視為偏題。
4.雖然文體要求除了詩歌之外沒有其他限制,但從“人們議論紛紛”和“你的看法”這個指令,再加上材料屬于時事類,所以文體為時評最好。
開放性
1.角度是開放的。材料中給出了三種觀點,除第三種看法應慎重斟酌外,前兩種看法考生可以任取一種論證,也可以綜合論述,只要角度合理,自圓其說即可。而且由此可以輻射出更多觀點。
2.事件貼近校園,考生不會無話可說。在立意準確的前提下,思維的深度無限,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解題立意】
本題目為時評類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考生既要就事論事,又要就事說理;既要有鮮明的態度,又要有深度的思考。重點在于引導考生關注社會,考查考生理性的思辨能力。材料雖然給出了三個方向,但從“張校長表示,之所以會在全校推廣鬼步舞課間操,是因為現在很多學生都沉迷于電腦和手機,缺少戶外活動。跳“鬼步舞”需要敏捷的動作和矯健的力量,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體能訓練”來看,命題者應該更傾向于“榜樣”和“革新”。若只片面談“吸引眼球”、“嘩眾取寵”,立意則稍顯劣勢。
【正確立意】
1.以樂施教,學愈樂。
2.率先垂范,值得點贊。
3.開放思想,創新教育。
4.革故鼎新樹榜樣。
【錯誤立意】
1.育人豈能跳鬼步。
2.教育改革當謹慎。
3.鬼步校長當休矣。
【范文展示】
施教有方,以愛育人
瀘州市某考生
莫言曾說:“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張校長領頭帶鬼步舞這一舉動,無疑是用行動搖動了學生,讓他們真正地愛上鍛練。是所謂,施教有方,以愛育人。我為張校長點贊。
施教有方,以身作則樹榜樣。
在課間操的領域“以身作則”的格言似乎并不怎么通行,大多數學校仍實行的是老師監督、學生服從的模式。這對終日掙扎于繁重的學業里,往來于各科練習中的學生們來說,枯燥的課間操無形中是另一負擔。而張校長此舉不僅引發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更是用實際行動向學生傳遞了鍛煉的重要意義,這無疑比長篇累牘的說教和冷冰冰的學生守則更富有教育意義。
選材有道,了解學生敢創新。
孔子曾言“因材施教”,當代學生從小就被手機包圍,接觸的不是抖音就是西瓜短視頻,對那些新潮舞步、動感音樂更是情有獨鐘。若仍用以往古板老套、缺乏節奏的音樂配合呆板的課間操,能否起到鍛煉的效果尚且存疑,且單憑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甚至讓學生抵觸這一點,我們就不可不正視這個問題。培根說:“當一個人從事他并不樂意的工作時,他會說:‘我的靈魂是一個旅人而不是歸客。’”所以張校長正因為掌握同學們的這種心理才發現傳統課間操的弊端,從而大膽創新,真可謂施教有方。
以愛育人,關愛師生彰大愛。
無論是考慮到孩子需要運動,還是顧及到舊操不能吸引學生;無論是親力親為“拜師學藝”,還是身先士卒領舞全校,張校長一定是飽含著對學生、對教育的熱愛,才會頂著輿論的壓力做出如此革新之舉。無獨有偶,云南祿勸校長咬牙擠出資金開網課,只為孩子能有光明的未來;山校校長每周五下午為孩子做愛心晚餐,拒絕網上捐款,聲明“只是為了給孩子一些陪伴”……只有胸懷大愛,這些校長們才能做出一系列改變;而只有心懷大愛,教育才能落在實處。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教給他做人的本領,而不是將他制成一種特殊的器具。”我想,孩子們通過校長親自示范的鬼步舞,應該已學會如何鍛煉和娛樂自己,而廣大的教育者們也一定會從張校長這里學到何以“施教有方,以愛育人”。
【點評】
這篇例文觀點鮮明,綜合了“榜樣”和“創新”兩個論點,立意非常準確。文章結構很清晰,采用了三個分論點,緊扣中心事件來展開論證,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指令。語言比較嚴密,如果在深度上能夠再挖掘一下,讓說理更透徹,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