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尤其對于像我們學校這樣的線下生,對這句話我深有感觸。面對我們的學生,總會有許多的無可奈何,很多時候無論我們是動之以情,還是曉之以理,沒有興趣時,學生就像木頭一樣,相反的,他們如果產生了興趣,即使是長篇文言文,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會很高昂。
記得在上必修三時,有兩首屬于自學的詩歌,所以當時臨時提前布置給了兩位學生來講。在同學還未講完時,就有學生問詢,她也希望可以有這樣的機會上課,但是當時必修三已經臨近結束,沒有可以供她講的篇目。看著學生失望的神情,我有點意外,所以在必修四伊始,我提前告訴學生,第二單元的八首詞可以選講,現在就可以準備了,但是報名的學生并不多,這大大出乎了我的預料。因為之前就強調過,自覺自愿,不會強求,但是選擇了就必須負責到底。直到我講完第一首柳永的《望海潮》,又有幾位學生報名。我估計可能是因為一開始,他們不知道怎么講,等我講完,學生對流程和知識框架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就有了登臺的勇氣。
讓我特別意外的是,在三班第二首詞是由學生講的,講的不錯,相應的知識點都講到了,連最后的表現手法也完全講明白了。整體來說,除了有點緊張外,其他方面的表現都不錯,而且學生也很認可,有了第一位同學的帶頭作用,下課剩余的詞全部被承包了。
通過學生上課講課,我發現了諸多好處:一則學生的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了。兩個班合起來一共有十六首詞,我只講了三首,其他的都由學生講解,我最后補漏。活動結束后,還有同學意猶未盡,有未講同學想登臺,更有講過不滿意還想講的,雖說過程可能不是很好,但是結果大大出乎我的預料。二則是讓我對個別學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如大部分學生都是非常認真的,讓我想到最初的自己,生怕遺漏任何知識點,所以書上的筆記做的非常全,甚至還有好幾張小抄貼在書上,以備不時之需。還有個別學生就個別細節小問題,也會仔細推敲,甚至會來找我爭論一番,作為不重要的知識點,是可以不做講解的,但是看到學生那真摯的目光,我只有將“不用講”收回去,畢竟認真的人最可愛。第三由學生講課的方式及效果,我可以反思我自己平時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對自己來說也是學習成長的過程。
通過這種互換的學習方式,讓我看到了我們學生更多的可能性,以后可以多設置這樣的學習活動,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發現不同學生的優點,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