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課堂分析
1通過趣味實驗導入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趣味實驗來導入新課,既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又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學生的實驗意識。高中階段趣味實驗還是比較多的,如在講解鐵的重要化合物時可以通過“魔壺”實驗導入,取7只高腳酒杯,事先分別加入硫氰化鉀溶液、硝酸銀溶液、苯酚溶液、飽和醋酸鈉溶液、飽和硫化鈉溶液、亞鐵氰化鉀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各1mL(看上去像似空杯)備用,表演時將7只高腳杯并排放好,從事先準備好的盛有氯化鐵溶液的無色透明咖啡壺中,向各杯中依次倒入約氯化鐵溶液,各杯依次呈現紅色、乳白色、紫色、褐色、金黃色、青藍色、紅棕色。也可以通過“噴霧作畫”導入,用毛筆分別蘸取硫氰化鉀溶液、亞鐵氰化鉀濃溶液、鐵氰化鉀濃溶液、苯酚濃溶液在白紙上繪畫后把紙晾干,釘在木架上。用裝有氯化鐵液的噴霧器在繪有圖畫的白紙上噴上氯化鐵溶液,一副顏色絢麗的圖畫就出現了。又如講授鈉的化合物時用“吹起生火”實驗導入,講授酯化反應時用“合成香精”實驗導入,講授硅酸鹽時用“水中花園”導入等等。通過這些趣味實驗,學生充滿好奇且急于探究謎底,能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起學習興趣。
2通過歷史故事導入
在化學史上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通過化學史引入,學生們會發現,書本上簡單而枯燥的知識不再那么枯燥,不再那么抽象。而每一個性質的描述都是無數化學家們智慧和淚水的結晶,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比如,在講解硝酸的性質時,可以先給學生講個故事:有兩位科學家,勞厄和弗蘭克,曾獲得1914年和1925年的物理學獎,德國納粹政府要沒收他們的諾貝爾獎牌,他們輾轉來到丹麥,請求丹麥同行1922年物理學獎得主玻爾幫忙保存,1940年,納粹德國占領丹麥,受人之托的玻爾急得團團轉,同在實驗室工作的一位匈牙利化學家赫維西(1943年化學獎得主)幫他想了個好主意,將獎牌放入“王水”(鹽酸與硝酸混合液)中,純金獎牌便溶解了,玻爾于是將溶液瓶放在實驗室架子上,來搜查的納粹士兵果然沒有發現這一秘密。戰爭結束后,溶液瓶里的黃金被還原后送到斯德哥爾摩,按當年的模子重新鑄造,于1949年完璧歸趙時,當時弗蘭克工作的美國芝加哥市還專門舉行了一個隆重的獎牌歸還儀式。在進行苯的結構的教學時,可以將凱庫勒發現苯的分子結構這一段史話引進教學中來,關于凱庫勒悟出苯分子的環狀結構的經過,一直是化學史上的一個趣聞。同時指出凱庫勒之所以能夠從夢中得到啟發,成功地提出重要的結構學說絕非偶然,與他嚴謹的科學態度,刻苦的鉆研精神,獨立的思考能力是分不開的,只有具備了這些科學素質,靈感才可能光顧于他。這不僅激發學生興趣,而且使枯燥的結構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德育教育。
3通過聯系生產生活導入
化學知識在我們的生產生活過程中無處不在,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例子來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自然的導入新課。例如我所在學校所屬的境內有三個大的火電站,學生對火力發電站的發電原理,如何處理發電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氣廢水等問題很關心,所以在講解化學電源以及氮氧化物的性質時都可以由此導入。又如在講授醛的性質時通過向學生講解室內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嚴重危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指出其主要污染物為甲醛,從而引入新課。
4通過社會熱點問題導入
通過相關新聞來導入新課,會使化學教學更具實效性,如新的發明,發現和創造,一些環境污染事件,在科學上的一些突破等。如“神州六號”成功飛天,可與過氧化鈉做供氧劑相聯系;2008年奧運會的火炬與烴類相聯系,煤礦瓦斯爆炸事件可與有機氣體的性質相聯系;劣質的奶粉與蛋白質的性質相聯系等。除了以上幾點,還可以通過模型,圖片,視頻,詩詞歌賦以及比較傳統的復習提問等多種方法引入,所謂“教無定法”,至于選用哪一種方法來導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所講授內容的特點來選擇最合適的一種導入方法,這樣做,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為后續的教學環節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