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有效教學淺議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欲望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匯總,教師的教學目的通常都單純關注學生的認知,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往我們的教學也將教學目標分為知識、技能和情感三個領域,但是收到傳統教學的影響,始終把反復練習、訓練的方式作為培養學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單純忽視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在最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要培養學生對化學的持續學習欲望。學習欲望才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有了興趣,還會萌發創新意識,而在創新過程中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又再次促進創新。所以,教師要充分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欲望。例如,在學習了蘇教版高中化學的“原電池”之后,教師給予學生適當的原材料鼓勵學生自己去制作原電池,提高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自己的動手能力。
二、探究有效的化學教學策略
有效的教學策略意味著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地構建知識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實質上是教師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構建知識能力。化學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在教學設計中,要貫徹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充分理解教材和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找準教學的起點,按照教學規律和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在教學設計中要以問題為中心,積極引導學生的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只有教師真正轉變角色,建立起師生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能營造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才能放開手腳,主動探索,積極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質疑,然后引導學生設計探究方案和途徑,并通過相互的團結協作,解決問題。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又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三、上課時因材施教,下課后有效布置作業
化學教學應該以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為本,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通過化學學習,使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高中生在心理成熟程度和智力發展水平方面是不同的,每個人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也是不同的。在化學教學中,不能搞“一刀切”,否則成績好的學生會“吃不飽”,成績中下等的學生會“吃不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分層教學,才能使教學更加有效。在過去的化學教學中,教師通常布置過多的課后作業,這樣的“題海戰術”往往使教學效果事倍功半,使學生也不知所措。在傳統的化學教學中,學生的日常作業以練習為主,以訓練為主。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適時強調和鞏固難點,以達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然而,這樣的傳統作業寫作方式缺乏思維性訓練,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以作業為載體,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獲取和鞏固化學知識,積極探究化學基本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首先,要針對化學知識點精選適量試題,要有針對性,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所學新知識;要具有代表性,讓學生在練習中能舉一反三。
四、總結
教師應該盡自己所能去創造一個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讓學生自己參與化學實驗制作,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欲望。最終,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度,構建一個充滿生機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