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形式美》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在教學中使學生通過學習了解中國畫的形式美,涵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對中國畫作品的形式語言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覺能力。本課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以中國畫的形式與內容為主線,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地講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在課前準備方面非常充分。教案中體現了知識傳授與學生能力訓練相結合的原則,主題鮮明,制定了完整的教學計劃,教案內容詳細,書寫整潔,布局合理。課前準備了大量的資料圖片,并根據本課內容制作了精美的課件,為下一步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在教學與指導方面,本課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引入新課,首先在屏幕上打出四幅名家中國畫作品《蝦》《井岡山》《太行豐碑》《立軸》把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教師提出問 題:“這幾幅中國畫美在哪里?”同學們通過對構圖、墨色、形象等內容的回答,引出本節課“中國畫的形式美”--形象美、色彩美、章法美、筆墨美。學生的互 評、自評,把本課的教學引入高潮。真正體現了師生互動,愉悅身心的目的。學生在活動中對中國畫的形式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課《中國畫的形式美》主要是讓學生把國畫山水視為一種文化傳統的承襲,讓他們在特定的歷史情境中認識作品,體會國畫山水的意境。本課從各類名畫逐一展開,體會國畫的詩情畫意,最后教師示范,學生練習,作品展評,教學設計緊湊有序。整堂課抓住國畫山水中的“詩情畫意”,以此展開由淺入深的討論,分組欣賞 討論和教師示范,學生取題,充分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狀態下體驗感受國畫山水的詩情畫意。但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本堂課涉及 到得內容較多,學生的活動時間不夠,因此應對單純賞析的部分需進行刪減,給師生交流和學生活動再多留出一些時間。